測試廣告1 與希利組織開始研究怎麼去搶佔未來,從而對華夏形成超常規壓制的行為相比,南島方面的行動顯得極其「小家子氣」,他們還在為所謂的「心戰」取得重大成果而歡欣鼓舞,卻絲毫沒有意識到,這種擴大化的輿論,從根本上,就是可以放任的結果。燃字閣 www.ranzige.com
在討論逐漸發展到最頂峰之後,所有的輿情最終匯聚成了一種聲音:
華夏官方不關注民眾的死活,置民眾健康於不顧。
為了證明他們的這條論據,網絡上突然開始流傳起一張匯聚了大量歷史案例的長圖,其中涉及各種社會矛盾尖銳點,狂熱的追隨者們到處傳播這張長圖,試圖去說明這個國家的社會環境已經爛到了無可救藥的程度。
雖然只要稍加理性分析便可以簡單地指出這張所謂證據的荒謬之處,但在輿論的狂潮下,兩種其妙的傳播學效應開始發生了作用。
第一種,是倖存者偏差。
那些有能力對所謂的證據和輿論進行理性分析的人,往往具備更強的獨立思考能力、也具有更理性沉穩的性格,同時,這樣的特質讓他們在社會中承擔了相對來說更重要的角色,理所當然的,他們被分配了更重要、更複雜的工作。
於是,他們的閒暇時間便自然而然地減少,在這樣已經相對較少的閒暇時間之下,他們更傾向於去關注真正與自己相關的現實話題,而不是一個空穴來鳳、顯然會對自己的時間造成浪費的扯淡話題。
或者用一種更簡單的話語來描述:有能力去辯解的人沒那麼閒,他們不屑於去辯解,而沒有能力去辯解的人,往往就淪為了被帶節奏的對象。
在這樣的情況下,仍然留在網絡和輿論平台上的那些人,往往就只剩下狂熱的節奏製造者,以及被裹挾其中的、想要反抗卻力有不逮的普通人。
倖存者偏差就此形成,最終的結果就是,網上的節奏全部偏向於節奏製造者一方。
然而,這還不是最終的結局,因為傳播學的另一個效應,是在倖存者偏差形成之後才開始發力的,那就是「沉默螺旋」。
「沉默的螺旋」這一詞最早出現在1974年《傳播學刊》上發表的一篇論文,它描述了這樣一個現象:人們在表達自己的想法和觀點的時候,如果看到自己贊同的觀點,並且其受到了廣泛的歡迎,那麼人們將會下意識地認為自己的觀點是「大眾化」的、「正確、合理的」。
反之,如果人們並未看見自己贊同的觀點,或者說即使看見了但是沒有多少人的支持,甚至遭受了不少人的抨擊、辯論,那麼人們將選擇保持沉默不發表自己的觀點。
也就是說,當「節奏」在輿論平台上佔據主流的時候,參與到節奏中去的人數會越來越多,他們所發出的聲音也越來越大。
當這種聲音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那些倖存者偏差之外的、本來不想發聲,但迫于越來越嚴峻的形勢而需要發聲的人再想發聲,就已經來不及了。
至此,沉默螺旋正式形成,輿論的議程設置徹底被左右,風潮開始形成,並且難以逆轉。
在這樣的情況下,再想要去改變議程,就只有依靠強有力的外部力量來介入,比如官方、比如第三方監管者。
但,在當前的節奏下,有一個天然的缺陷註定了即使官方下場,也沒辦法去改變議程,那就是,這個議程的不可證偽性。
我說你做的不好,你怎麼證明你做得好呢?
你自己就是裁判,裁判拿出來的證據,難道有人會相信嗎?
我說你是結構性壓迫,你要是想證明不是結構性壓迫,就必須進行結構性的升格,讓所謂「受到壓迫」的一方獲得極為顯著的優勢。
如果從理性的角度來說,這並非壞事,因為媒體和輿論的作用就在於推動社會的發展。
但是,在當前全面互聯的輿論環境下,這樣的策略是完全行不通的,因為,那些節奏的發起者,永遠不會滿足。
所有人都清楚這一點,無論是節奏的發起者、還是他們的幕後主使者,亦或是受到衝擊的一方,都能看懂這個所謂的陽謀。
基於這種情況,南島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