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乾國內部的政局,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隨着致仕制度的發佈,無論乾國朝臣們是否有意致仕,一個個迫於皇命,也只得乖乖遞上辭職報告。
而其中又分三種,第一種是地方的縣令、縣丞,他們全都是某個世家的子弟。
在遞交的辭呈書中,言語誠懇,訴求自己種種不能繼續為乾國效力的原因,求情張碩同意他們致仕。
第二種則擺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架勢,以趙磊、陳文這些朝中老臣為首,遞交的辭呈書簡潔明了,抱着走個形式的想法。
第三種則是以崔弘丹、風鬍子、麋竺為首的工商出身的臣子,他們的辭呈書更像是年度總結,大篇幅陳述了部門在過去的所作所為,以及自己起到的作用,只是在末尾提了一嘴致仕。
而張碩也沒有在這個問題上拖泥帶水,首先是以年紀太大為由,同意了刑律司司長趙磊、營造司司長陳文、武庫司司長李飛、戶籍司司長司馬台,以及宗正司司長吳麟這五位系統初始配送的老臣致仕。
這幾人可能是因為年事過高,沒有潛力的原因,六維屬性最高卡在了29點,沒有一個突破30的,行政能力差,效率跟不上。
要說單單只是這點,張碩也就忍了,大不了就是多給他們安排幾個能幹的下屬,主要是這幾人還不識好歹,與好幾個世家交往密切,朝政上多與他為難爭執。
可以說,讓這些老臣留下來,純純是為了噁心自己,一點屁用都沒有,但早前因為他們都沒有犯下大禍,張碩不想背負什麼卸磨殺驢的罵名,所以一直忍讓,沒有發作。
如今有了名正言順的理由,他又如何會放過,直接一下子全部給他們薅了。
不過為了體現自己的賢明,他也對五人進行了最後一次封賞,皆授九級五大夫爵,賞白銀一千兩,良田二十畝,可保他們後半輩子衣食無憂。
除了這五位老臣以外,其餘人因為年紀不達標,所以張碩非常給面子,不論是否願意,前兩次辭呈書全部都打了回去,在第三次的時候才進行了裁員。
而這次裁的就是第一種情況的人了,對於這些想要離開的人,張碩如他先前說的一樣,並沒有進行挽留,全都由着他們去了。
也正是因為這種情況,所以乾國的行政人員數量一下子大幅度縮水,近乎少了一半。
不過張碩早就料到了這種情況,已經提前與一些心腹大臣,商量好了應對之策,將原本的司級制度改為六部制,將朝廷機構進行了調整。
不過乾國六部與歷史上的六部有所出入。
吏教部,下分四司,分別為教育司、考功司、衛生司以及文化司:
教育司統轄各地太學及私學,乃至科舉之事,各地學校之開辦教學,亦須經教育司許可;
衛生司,司職宮廷醫藥之儲備,為皇室診療之事,且向全國傳布醫學教育及醫藥管理之務;
考功司掌理文職官之處分、議敘,兼辦封爵、世職、恩蔭、難蔭、請封、捐封等事宜;
文化司主管人文地理,宗教、名人祠之修建與弘揚;
吏教部尚書由內閣首輔謝安出任,且暫兼考功司司長之職,文翁續任教育司司長,衛生司司長則為原醫療司司長徐之才,文化司司長由東吳降臣黃庭堅擔任。
2工商部,下設建設司、農業司以及商務司、商業司:
建設司統轄皇城建設與規劃,此外各地城鎮佈局與建設規劃,亦須先經建設司許可;
農業司司職全國土地開墾,兼及水利工程建設;
商務司監管國中貨物價格,適時提出調整,以保物品價格在特定閾值內,並訂立商業稅收制度,收繳商業稅。
產業司掌管所有國有企業;
工商部尚書由原商業司司長麋竺出任,並暫兼商務司、產業司司長之職;農業司司長由王安國繼任,並暫兼建設司司長之職。
3軍務部,下設兵役、軍紀、軍器及車駕四司:
兵役司掌理包括府兵在內的所有軍籍,且負責從府兵中揀選精壯以補入正規軍;
軍紀司司職制定軍隊之規章,兼管武職官員的敘功、
第316章六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