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奉堅決不贊同北伐,但問題是丁奉身體每況愈下。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尤其是上次被氣病,帶病馳援荊州,風塵僕僕的趕回,還未喘口氣,孫皓的么蛾子又來了。
大軍北伐你不同意,小兵力襲擾晉國總可以了吧?
寶鼎二年正月,孫皓下令夏口督孫慎征討江夏、汝南,燒略居民,武昌督滕牧伐弋陽,為佯攻,陸抗反攻襄陽,再令丁奉引一萬精銳清剿合肥周邊晉軍勢力。
丁奉只能帶兵出征。
不過這招的確有用,孫慎長驅直入,掠江夏、汝南千餘戶南返,一度讓羊祜再次被洛陽君臣申斥。
滕牧聲勢浩大,吸引淮西不少晉軍。
陸抗攻破當陽,見好就收,按兵不動,算是滿足了孫皓的心意。
但丁奉卻流年不利,行軍至渦口,被野豬群突入營中,橫衝直撞(《晉書·五行志下》)。
晉淮北都督司馬駿與揚州都督王乂見有機可乘,兩面夾擊而來。
丁奉只能無功而返。
孫皓大怒,斬其部將與嚮導。
這相當於皇帝在公開宣示對大司馬的不滿,一時朝野譁然。
鍾府內。
鍾會搖頭道:「孫皓若是能聽他人言,便不是孫皓了。」
「那父親何必苦勸?」鍾毅的目光落到鍾會額頭上的未痊癒的傷口。
鍾會洋洋得意道:「當然是做給江東士族看。」
效果也非常明顯,江東士族與鍾會越發親近起來。
各族皆有子弟向鍾會求學。
朝野上聲望大漲,皆以為其忠心耿耿。
「大司馬這些年略有些恃功而驕、不知進退,安能見容於虐主乎?其家必有大禍也!」
處在大司馬高位,本來就是風口浪尖,一舉一動都會被人詬病。
加上他本性剛直,落在別人眼中就是驕橫了。
丁奉不是士族出身,一向也被江東士族輕視。
前兩年,丁奉之弟左將軍丁封病逝,丁奉越發勢單力薄。
孫皓身邊進讒的人也不少。
「父親妙算。」鍾毅佩服道。
「東吳之柱石,一為丁奉,二為陸抗,如今丁奉被猜忌,江東將折一臂,吾之計策可以施行了。」
其實局勢有些脫離鍾會的掌控,原本以為孫皓會讓他領兵出征,鍾會藉此重掌兵權,並獲得吳國的支持,與司馬炎對峙個一年半載,鍾會兵權有了,實力壯大了,功勳也有了,一如當年的司馬懿督鎮雍涼。
但孫皓不走尋常路,偏要自己上陣。
不過這樣也好,孫皓北上,鍾會有更多發揮空間。
所謂計謀,大多順勢而行,不可能按部就班。
「父親欲何為?」
「司馬炎繼位之後,大力啟用山東、河北士族,潁川士族已大不如前,為父當助他們一臂之力!」
丁奉無功而返,自覺慚愧,加上身體一直不適,臥病在床。
此刻朝堂上,再也沒人阻止孫皓北伐。
陸抗接連上了兩道奏表,勸孫皓息兵養民,坐觀東西大戰,數年之後兩國疲敝,然後趁隙而進,必能有所斬獲。
但孫皓就像中了邪一樣,一意孤行。
寶鼎二年四月,在江東諸臣的一片反對聲中,孫皓起大軍十三萬北伐,率丁固、諸葛靚、虞汜、薛珝等在牛渚聚兵。
為了顯示決心,孫皓還把自己生母、妃妾都帶上。
鍾會冒死追至牛渚苦勸,「陛下即便要北伐,何須親臨前陣?臣不才,願代為出征,陛下可在後激勵三軍士氣。」
這兩個月勸諫之人實在太多,從丁奉到陸抗,從孟仁到陸凱,孫皓早就煩透了,「卿勿多言,且看朕拿下壽春,橫掃中原!」
孫皓信心滿滿。
陸抗三萬大軍能擊破十幾萬晉軍,他覺得他也能。
當年還是南陽王時,他就被江東士族吹噓有長沙桓王孫策之風,說者無心,聽的人卻當了真。
諸軍雲集,直奔東關。
第七百零三章 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