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傳說,都說明了畢摩產生的年代久遠,據彝族傳說,最早出現的畢摩家族是「施子史德」家,後來又有「兩林」、「射舌」等家族相繼成為畢摩。
傳說中著名的畢摩有阿都爾普、畢阿詩拉則兩人,他們因法力高深而聲名遠揚。相傳畢摩原由彝族最高統治等級的茲莫擔任,後由諾合等級擔任,然後又傳給被統治階級的曲諾等級擔任。
但是到新中國成立前,茲莫等級中的畢摩已經非常罕見,甚至諾合等級,也只有幾個辜老家族能夠達到。
大量的畢摩都由曲諾擔任,著名的曲諾畢摩家族有「吉克」、「沙馬」、「曲比」、「阿育」等,這些家族都是傳承久遠的世襲畢摩家族。
畢摩在彝族社會中地位非常高,且相當神聖。古代彝族社會的上流社會階層分別為「茲莫畢格卓」,其中「茲」是土司、「莫」是法官、「畢」就是畢摩。
剩下的「格」是工匠、「卓」是百姓,不過不是普通百姓,而是貴族血統家支的百姓。
五個等級中,畢摩的地位處於第三位。其實就是繼承彝族文化和傳播統一彝族文字的大知識分子。
彝族彥語中有一句話,叫做「茲來畢不起,畢起茲不吉」,意思是土司到來,畢摩無需起身對他禮敬,而如果畢摩被迫起身對土司行禮,對土司而言,並不是什麼吉利的徵兆。
這充分說明在彝族社會中畢摩的地位的高大上,任何人不能侵犯畢摩的財物和人身。他們在彝族社會的宗教信仰、歷史、教育、科技、人生、法律、婚姻、禮儀、藝術、醫學、探索、喪葬、藝術、預測未來等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甚至隨着社會的演進,不少原來屬於奴隸主家支的黑彝暴發戶崛起以後,也得聘請畢摩來當做家支的教師,這就有了漢高祖依靠孫叔通制定禮儀,「吾乃今日知為皇帝之貴也」那種調調了。
周至知道土良志的老爹就是如今碩果僅存的諾合畢摩,屬于吉克家,土良志這個名字是他參軍時候用的漢名,之後一直沿用。
兒子在老爺子眼裏,簡直就是孽畜,破壞傳統,倒反天罡;
老爺子在兒子眼裏,那就是封建餘孽,牛鬼蛇神,老頑固。
兩個人在聯和鄉,甚至是美姑縣,都屬於相當有名望的人,結果自家人卻搞不到一處去。
「我覺得,我們更需要的是新的農業技術,種植的,養殖的,農機的,電力的,」土良志說道:「還有九年義務教育的老師,如果說畢摩代表的是知識的話,這些就是我們彝人最需要的當代畢摩,而不是」
說完朝門裏頭看了一眼,到底還是有些心虛老爺子突然冒出來。
周至也懶得和土良志掰扯這裏頭的道道,反正自己人都來了,後面有的是時間,只笑道:「娃子們回來了,我們一起給他們發糖吧,說好的洗完臉還要加一顆,那給拉諾和阿果也要補上。」
說完給兩人一人補上了一顆糖。
「你會是一個好老師。」土良志就感慨,卻又只能搖頭:「要是縣教育局派下來的就太好了」
給娃子們發過了糖,土良志讓大家散了,阿果還邀請周至去她家住,也給土良志給攔了,說是今後再說,今天先安頓在糧站。
糧站是當地人對這個地方的稱呼,這裏其實是一個帶着泥牆,院子,建築和木門的不小的建築。
早年間這裏是土司的宅子,後來土司當然沒了,被政府開闢成了糧站。
再後來這裏成了糧站,倉庫,鄉公所,鄉小,工作隊臨時招待所,甚至鄉幹部宿舍和家屬院的結合體。
總之很符合「上頭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
基層特色。
進了大木門,兩邊各有一間廂房,廂房還是兩層的,看得出來頂層早年間還有搭棚子的礎柱,土司時期這裏是兩棟看護大門的碉樓,樓上都有輪流當班的持槍守衛,非常的森嚴。
大門進來就是一個類似小操場的大院,靠門這面兩邊以前是棚子,牛馬晚上就系在這裏,白天放出去吃草。
和漢人喜歡將牛馬安置在宅子後面不同,少數民族喜歡擺在前面,這也是宣示家族實力的重要手段。
現在
第兩千一百四十四章 三駕馬車裡的兩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