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快感和美感模式談網絡文學編輯與作家培養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網絡文學呈現的是一種狂飈突進之勢,時至今日形成了由數百家商業公司,十多萬從業人員,上百萬網絡寫手,近三億讀者擁躉組成的龐大生態圈。
在這個生態圈裏,發揮最大作用的就是上百萬的網絡寫手,他們有的年入千萬,有的籍籍無名,卻同樣都敲打着鍵盤,為網絡文學創造着一個個瑰麗的文學世界。
網絡文學的成功,在我看來,更多是互聯網的成功,是技術的進步帶來了效率的提升,從而解放了生產力,使文學世界煥發出更多的光彩。
在互聯網之前的文學世界裏,關於作家如何寫文,怎樣學習,與誰切磋,進階提高已經有了比較完善的三大體系:編輯、同行、批評家。
發揮最大作用的自然是編輯,因為編輯接受作家投稿,決定選用什麼稿件,握有生殺大權。編輯不但要有一雙慧眼,同時他們還根據市場調查、往昔經驗去策劃選題,與作家溝通,最終推出一位位聲聞遐邇的大作家,自己也成為了眾人敬仰的名編。這個體系裏有許多上百年歷史的出版社、雜誌社、報社等國寶級單位,也有那些入行不久的新銳,他們都在證明着編輯模式的成功。
同行,也就是作家之間的互助或者幫助:有相同流派內部的品評提攜,有大牌作家見獵心喜獎掖後進,也有文學新人主動登門投文,最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相互推薦、唱和之間讓新人聲名大噪在中華民族的文學史也傳為美談。
批評家,是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自身就有相當高的美學水準和公信力。他們大都有自己完善的理論批評體系,不但能對文學現象進行宏觀把握,也擅長對具體而微的作品進行品評分析。每一個成熟的批評家都可以稱得上珍寶,他們的意見雖不一定中聽,但卻為編輯所重,為作家所重,最終為讀者所重。有沒有成熟的批評家隊伍,幾乎是評介一個文化行當是否成熟的最後標準。
網絡文學一眼看上去似乎有種種問題,有諸多不完善:編輯水平不夠,作家形成「大神」的寡頭壟斷,批評家幾乎完全缺位,怎麼看都沒有任何勝算。
所以,我們疑惑了:面對着來勢洶洶的網絡文學,擁有如此強大體系支撐下的文學世界為何卻會漸顯疲態?
最終,我們還是得回頭去看互聯網,去看那幾億網民,去他們那尋找答案。
互聯網不但讓成千上萬人懷揣着文學的夢想敲起了鍵盤,它還提供了一種可能:讀者和作家通過互聯網越過編輯這個最大的「中間盤」在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直接對話。
在互聯網之前的世界裏,書印出來,報紙雜誌發出來之前,讀者是看不到的,也提供不了意見。但是在互聯網上,讀者在免費的情況下見到了種種未被編輯過的內容,他們成了真正的「上帝」,他們肆意的發表着自己的見解,揮灑着自己的熱情,充當着編輯、評論家的角色。連載和按千字收費模式又進一步強化了讀者對作家的影響,點擊榜銷量榜已經讓編輯的作用變得微乎其微。在商業化的大潮中,讀者以強大的「金主」姿態出現,揮手之間百萬元的打賞讓作家心肝肺的一起亂跳。
讀者身兼編輯、評論家、金主三大角色帶來的最直接的結果就是:作家更刻意的迎合讀者需求,而非表達自我。在創作方式和內容選擇上,作家更傾向於以「快感」模式來吸引讀者,而非「美感」模式。這裏套用電影的分類直觀的表達下:快感模式的代表是商業片類型片,美感模式的代表是文藝片獨立電影。
與只顧表達自我,尋求知己的美感模式相比,快感模式的主動服務意識登峰造極。作家對人性弱點、癢點和痛點的把握,對文學技巧性的運用都爐火純青無比嫻熟,能夠輕而易舉地調動讀者的喜怒哀樂各種情趣,用富麗堂皇的世界設定,光怪陸離的想像力來爭奪讀者的注意力和眼球。
但快感還是美感,對讀者來說沒有好壞之分,沒有高雅低俗之別,只是單純的選擇不同而已。一個人想消遣,想陶冶情操,想排解鬱悶的時候,可以選擇看快意恩仇的電影,也可以選擇去欣賞歌劇,可以去吃喝玩樂,也可以去公園踏青。最終的決定權在讀者手中,只要不違法,他們就有選擇的自由。
網絡文學的讀者給了創作家前所
從快感和美感模式談網絡文學編輯與作家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