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2013年6月10日-11日在我微博上發表的微文集合,可以體現目前我對網文行業的思考:
前天晚上和幾個朋友一起吃飯,說了很多秘聞。朋友們問17k為啥不挖人,是因為要上市麼?我說我們不挖人不是錢的問題,是我的兩條原則擋住了:1,對作者創作是否有幫助;2,對網文行業來說是否有整體的增值作用。現在太多的作者不琢磨怎樣碼字,只想着怎樣在幾個平台間漁利,對創作不好。
17k想成為最大的內容生產平台,在行業內有此定位與實力的網站並不多,所以我們的重點還是讓不會寫書的作者學會寫書,讓會寫一點的更懂創作。更原本在門外的能進到門裏來,讓站在門檻上的能登堂入室。在此定位上,17k是網絡文學的基石之一,所以網編、青訓營、網絡文學聯賽等項目得到了極大的支持。
像起點和17k這樣的網站本質上都屬於內容生產平台,是整個網文生態圈的基石,擁有較強的造血能力。但當造血的能力超過網文的整體發展速度、渠道的發展速度的時候,就會被人挖角。這樣其實是常態,一則釋放出空間,二則成就他人,共同發展。所以爭鬥也好,惡意競爭也罷,只要還能造血,就無需擔心。
實際上爭奪大神的公司都想做渠道,真正的內容生產平台都是着眼於造血(不僅是挖掘新人,也讓老作者更上一層樓)業界有些公司是真想做內容生產平台,所以在第一輪挖人奠基之後,接下來就投入到作品篩選、作者選拔的體系建設上了。這樣的平台我覺得應該鼓勵,多多交流,然後大家一起建立規則,一起做大。
任何網站都有自己的天花板,也不能夠在內容和渠道上都投入均力,總要有所側重。就算是起點,論自有渠道能力別說是中國移動,就是一些做客戶端的公司都能超過它。但起點為啥還高居榜首?因為它強大的內容生產能力,17k在某些類型上和起點錯開了位置,所以能成為第二個成熟的內容生產平台。
對內容生產平台來說,給作者買斷、特別是高價買斷是最愚蠢的事情。對想做內容的渠道來說,不給作者買斷卻是最愚蠢的事情。內容和渠道各有定位,、所以本來可以避開直接的競爭,但很顯然大家沒想清楚這個問題。在我看來,內容生產平台的大神作者都應該分成,買斷是給中低端作者、創新作者以基本保障。
但我想說的是,這個圈子裏的人太想贏家通吃了,不願意合作,也不想給其他人留下發展的空間,所以逼得惡性競爭無所不在,打到最後就是刺刀見紅的價格戰。我想,對不懂行的人來說,加價/翻倍留人的好處是自己在任期間不會出麻煩,壞處呢,留給後來人吧。這也算是現在流行的一種智慧吧:問題留給後來人。
網文現在還處於發展的初期,產業鏈不完善,等到發展的成熟了,自然各有定位。中國的互聯網有點怪,大佬們啥都想做,想通吃產業鏈,比如盛大、比如騰訊,所以這兩家是非多。但現在大家都逐漸覺醒,開始有了開放平台的想法。這點得感謝360,把騰訊打醒了也打痛了。開放平台才是渠道的王道,對吧。
所以作為內容生產商,現在是最好的時刻。我記得有個記者問我,騰訊、百度、新浪都做自己的文學網站了,你怕不怕。我哈哈大笑:在集團層面上,開放是所有平台的國策,自有內容只是二級戰略。所以17k的做法就是:全渠道分銷。我相信騰訊、百度、新浪等平台乃至於以後的盛大都不是不可能合作。
誰封閉,誰完蛋。開放就是平台的宿命。這一點都看不透的話,還玩什麼網文呢?作為內容生產平台,現在是着力發展內容的時候,非要和渠道去比拼銷售。別說騰訊了,就是中國移動這座大山,去年25個億的收入,今年一個月過3億的規模,哪家說能超的過呢?在此意義上,雲中書城是個失敗透頂的戰略,是不?
感謝大家接受我的每月分享(哈哈,其實有點像間歇性發作,但我保證我的初衷是好的)。因為網文我確實還想再做三十年,因為它現在還很初級,我和一個記者朋友形容網文現狀叫:年少早衰。我相信市場會進行調節,但在調節的過程中,會有一批批才華橫溢的作者不得善終。可嘆,可惜。我的微信:xuechou17k
最後我補充一句:這幾天知道兩個大神的想法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