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毫不客氣的指責承乾的不懂事。
「不讓下屬比自己有本事的上司不是好上司。」
連臣子都容不下的皇帝,自然也不是好皇帝。
「難道就因為秦琅功高望重人脈廣,就連天子也要忌憚他?」
「錯,不是忌憚,如果秦琅真的謀反,那麼就算他功比天高,姻親朋友遍及朝野,門生故舊滿天下,那麼該出手也得出手。可問題是,秦琅反了嗎?」
「你不要鑽進牛角尖出不來,你再換個角度去想想。」
李世民也有些不明白為什麼承乾突然鑽了牛角尖,秦琅可是承乾的基本盤啊,秦琅、長孫無忌這一直都是承乾最強力的支持者,況且現在承乾還娶了秦琅的異母妹,而秦琅又娶了承乾的親妹妹,這關係難道會比娘舅長孫無忌差?
放着這麼有力的支持者不好好珍惜,還想着要治秦琅謀反罪,這不是自己挖自己的牆角?
這是什麼奇葩的想法?
張亮、房玄齡這種支持魏王的,那才得深深警惕,秦琅這種都是心腹中的心腹了,承乾卻覺得他在海外搞點產業賺點錢,就要收拾?
「官職爵位雖朝廷名器,不能輕易授予,但該給的時候還是得給,楊廣繼位後廢隋文帝爵制,僅留公侯伯三等,多少門閥勛戚貴族都被他奪了爵,好多都是當年在關中建立西魏北周的家族,歷經幾代爵位不變,到了楊廣這直接就奪爵了,甚至好多隋朝開國的元勛功臣,也被他奪了。」
「所以結果你也看到了,全天下都反楊廣,連他一手建立的禁衛親軍驍果軍都反他,還把他弒殺了。」
官職爵位當然不能隨便給,但對於重要的功臣該給就得給。
人家秦家做點買賣,都還給掌柜的和夥計頂身股分紅,你這當太子的連人家在海外搞一點領地都不肯給?
又不需要朝廷什麼,既不割土又不裂地分戶的。
李世民不是那種小氣的人,當初武德天子雖然高官顯爵到處給,但給的都是散階和虛爵,而李世民繼位之初就給了許多實封,後來又推出世封制,以分賞功勳以及安置宗室。
如今又針對勛官泛濫和權益不足情況,特要在遼東再行勛封。
所以跟馬周一番談論後,李世民已經堅定主意,認為只要朝廷不打算更改國策,不禁海抑商,那麼如秦家這樣在海外搞商站甚至是居留地的情況就不會改變,那麼與其假裝看不見,倒不如積極應對。
起碼也要把其納入體系之中才是上策。
承乾想的是堵,李世民想的卻是疏。
堵不如疏,這是肯定的。
因勢利導,讓事情走向在自己的掌控之內,這才是帝王真正該考慮的事情,而不是鑽牛角尖逆勢而為。
就好比五姓七望在民間名望極強,李世民也曾非常厭惡,但李世民也沒憑一已之惡,就非要跟五姓七望過不去,一心一意死磕到底,那不是明君所為。李世民很小心的在處置着五姓七家,一邊拉攏一邊敲打,這些年過去,五姓七家如今不也服服貼貼為大唐貞觀盛世貢獻着一份力嗎?
「承乾。」李世民嘆了聲氣,「朕給你選好了三位輔政大臣,分別是你舅父長孫無忌和你妹夫秦琅,以及英國公李績。此三人皆是能臣,秦琅和李績還皆是出將入相之才。」
用此三人,可互相牽制,秦琅可平衡長孫無忌,而李績可以在必要的時候,平衡秦琅。長孫無忌現在是關隴派的核心,而秦琅是軍功新貴的領袖,兩人相互平衡。
李績呢雖說坐鎮并州多年,也沒什麼突出的功績這些年,但他曾是瓦崗創始人,當年秦王府的核心武將班底,多出自瓦崗。所以李績到時就可以平衡秦琅,隨時取代他。
「蘇定方和許敬宗此二人你也可以重用,另外張行成、于志寧、高季輔、褚遂良也堪倚重。武將這邊,程咬金、牛進達、劉蘭成等自不用說,而楊國忠、思摩、思力、社社、何力等雖為異族,但也忠心耿耿能力出眾,關鍵時候可堪大用。」
皇帝這番話說着已有幾分託孤之意了,承乾聽的不禁眼淚流了出來。
「阿爺為何說這些,您還春秋鼎盛······」
「好好聽
第1199章 震驚朝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