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都市小說 > 康熙大帝——亂起蕭牆 > 第五十三回 天子居喪議禮儀 新貴夜談固寵術

第五十三回 天子居喪議禮儀 新貴夜談固寵術

慢扶至白氈靈幄內坐在木榻上,四個人才起身過來重新見禮。

    康熙的臉色好了許多,只還是怔怔的,仿佛心事重重,又好像什麼也沒想,只道:「你們有什麼要奏的?簡便點說,朕心力交瘁,乏得很。」

    「天子居喪不與常人同。」熊賜履緩緩進言,「取三九之數,為二十七月。載在周禮,請皇上明察!」康熙搖頭道:「心同則禮也同。朕以孝治天下,為人表率,這不能馬虎。」索額圖因想康熙居廬,自然由太子監國,但願長一點,卻又怕觸了康熙忌諱,便道:「熊賜履所言奴才聽着有理,二十七月在周禮中,循禮而為即是孝道,請主子聖裁。」

    康熙沉吟了一下,問高士奇:「你看怎麼辦?」高士奇囁嚅了一下,說道:「周禮所云天子居喪數九,可謂九年,可謂九月,也可謂九日,並不一定要二十七月。皇上一身系萬民之福,北方且有軍事機務待處,據此權衡,那九年似太長,九日又似太短,臣以為取其中,用九月為佳。」

    「還是二十七個月為是。」索額圖堅持道,「熊賜履經學大儒,考證周詳,決不至謬誤。隨便更易,後世也無法遵循。」三個大臣兩種看法,各懷自己心思,只是爭執,但在哀喪之中,講究「居戚以禮」,卻都不敢形諸於色。

    「皇上,」張廷玉一直沉默不語,見康熙不住地看自己,想定了主意方道:「無論時日長短,總以心孝為主,所以禮雲『居喪寧戚』。日、月迄行周天是同一自然之理,奴才以為天子禮不同庶人,可以日代月,二十七日代二十七月,但心喪三年,主子只要此念存胸中,誰都從禮上挑不出什麼的。」


    康熙想着,搖搖頭道:「二十七日太短,不成!」

    「不是二十七日,是以日代月!」張廷玉道,「這不過說的禮喪,心喪三年乃是人情天理,斷斷不能少!」

    這又是一片大道理,他把天子之喪分成禮喪和心喪,禮喪二十七天代二十七月,心喪三年不曾少,既不誤國事,又盡了人情,高士奇和熊賜履不禁暗暗佩服。索額圖漲紅了臉,卻說不出什麼來。

    「那……」康熙遲疑良久,說道,「那就勉從你的奏議。」「國不可一日無君,」張廷玉又頂上一句,「二十七日中若有軍國大事,皇上還當以權視事。三年之內,皇上當每日到太皇太后梓宮行禮。於國於民、於聖心於太皇太后在天之靈均有所慰……」

    這件大事議定,幾個人鬆了一口氣,接着就議太皇太后的諡號。這上頭得看熊賜履的,眾人便瞧着熊賜履。熊賜履擰着眉頭,羅掘俱窮地搜尋上佳詞句,末了才道:「太皇太后一生功德甚偉,得加上『聖』字方能名副其實。臣心擬了一下,如不合適,請主上聖裁修正——即,昭聖慈壽恭簡懿章慶敦惠溫莊康和宣弘靖太皇太后——不知如何?」康熙一邊聽一邊想,嘆息一聲說道:「也罷了,只老佛爺一生憐貧恤老,匡危濟弱,應該加上『仁』字。」「這是很好辦的,」高士奇立刻說道:「就將『仁』加在『宣』字前頭,最後一節也容易記些。」接着又議厝靈奉安諸項事宜,查前例,循禮部儀注一件件商定了,又命撤掉慈寧宮所有太監人等,移往昌瑞山孝陵附近,重起宮殿,號為「暫奉安殿」,送靈柩就在彼處守護。這層意思當然不便明言,是待康熙百年之後兩陵同時安厝,以便祖孫地下也得常見。君臣五人在氈幄中議定大事,自由高士奇和張廷玉回上書房看摺子,其餘的方跪安退出,此時已近午夜了。

    說是看摺子,其實無折可看。高士奇翻了翻黃匣子,見都是前幾日的奏章,連篇累牘都是明珠的罪狀,便撂了一邊。躺在炕上,才想起進來時穿得單薄,怕凍出了病,便移坐在炭爐旁,向着火默默出神。張廷玉是個冷人兒,一句多的話也不說,坐在案邊低着頭不停地寫。過了一陣,硯中的墨汁結凍,張廷玉方捧着硯過來在爐邊上取暖。

    「衡臣,」高士奇叫着張廷玉的字說道,「聽說這幾天的摺子都被索老三帶回去看了,這事你可知道?」

    張廷玉靜靜地看着爐火,良久,才點了點頭,說道:「皇上原有旨意,上書房以他為首嘛。」高士奇歪着頭想了想,說道:「恐怕不對。既然如此,上書房還要值什麼差?當年鰲中堂也這麼幹過,這不是擅權麼?」張廷玉見凍墨開化,捧了過去仍舊寫字,只回了一聲:「那不相同。」究竟什麼不相同



  
二月河.推薦:  雍正皇帝:全三冊  康熙大帝——驚風密雨  
隨機推薦:  易水寒桃源篇  國潮1980  賽爾號平行時空  這個世界很危險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康熙大帝——亂起蕭牆"
360搜"康熙大帝——亂起蕭牆"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