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文門外一帶也有二十多家,專門製作一些價格低廉的點心盒、鞋帽盒、粉盒等。
此外,東城隆福寺街上有三多齋、志得齋、志明齋。
新街口大帽胡同有文華齋。前門外楊梅竹斜街有義華齋等。
需要說明一點的是,由於這個行業消費市場體量不大。
錦盒業從來沒有大的作坊,都是連家鋪,俗稱「糊盒的」。
直到共和國成立之後,才把這些鋪戶的匠人都統一結合起來,成立了一個三百人的小廠子,算是形成了規模化生產。
至於寧衛民之所以不去商店直接選購,非要去廠子。
這倒並不是他圖便宜,非想按照出廠價買貨。
主要還是因為方便。
要知道,這京城錦匣廠的地址啊,就在前門外的廊坊頭條,那是家門口兒啊。
寧衛民跟街道談好了怎麼合作的方式,順帶着不就溜達着去了嘛。
再說了,李主任跟那廠子的領導挺熟的,知道寧衛民想去看看。
就主動幫他掛了個電話,告訴他去了找誰找誰。
這一有關係就更不一樣了。
寧衛民還能看仔細點,好好問問,到底有多少樣式的盒子,又都是什麼價錢呢。
結果沒想到啊,這一去,可有了出乎意料的驚喜發現啦。
敢情就在寧衛民被那些梅花形、桃形、菱形、長八角形等糊有各色錦緞的盒子看得挪不開眼睛的時候。
他竟然偶然又發現廠里的一個七人車間,竟然在生產京劇的人偶。
那叫一個漂亮!
孫悟空穿黃靠穗子,鎖甲衣紋熠熠閃光,頭部戴虎尾翎子,手拿金棍。
梁紅玉手擂戰鼓,盔、靠、臉譜無一不精,真的就跟舞台上活生生的人物裝扮一樣啊。
這讓寧衛民登時就樂不可支了。
心中大有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的感觸啊。
不為別的,因為他早就為了賺外國人的錢,跟師父打聽過京城鬃人的下落。
沒想到康術德當時就告訴他別想了。
老爺子說那玩意六十年代絕跡了,「鬃人王」王漢卿壓根就沒傳人。
而寧衛民也沒法爭辯啊,他跟老爺子說未來三十年後還有呢,那玩意還賣得賊貴。
這下可好,誰能想到會正撞上啊。
於是他迫不及待就問陪他參觀的車間主任。
「張主任,你們這兒怎麼還有這玩意啊?這就是老京城的鬃人吧?出廠價多少錢一個啊?我一直就惦記找這東西呢。您猜怎麼着,有人居然說現在沒人做了,你說這……就不就這眼皮子底下的事兒,差點讓我錯過去。我非得買回去一個堵他的嘴不可。」
可沒想到啊,反倒是露了個大怯。
因為這位車間主任接下來的一番話,竟然是替康術德報上屈了。
「小伙子,哎呀,其實是你搞錯了,這可不是什麼鬃人。」
「咱京城啊,歷來有兩種戲人。這用紙、豬鬃、黃泥等做出來的,放在銅盤上,一敲就動的叫鬃人。」
「而我們這個呢,是用彩娟做的,就是模仿性強,不能動,純為了看的,這叫娟人。」
得,寧衛民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的嘴被自己給堵上了。
瞧這事兒鬧得吧!
真現!
第二百四十八章 露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