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嵐選擇的交往對象叫方驍,是她上印刷學院時的同班同學。
和寧衛民一樣,方驍的父母都是典型的底層勞動人民。
父親是糧庫的搬運工,母親是紙箱廠的女工。
此外,他還有一個小他五歲的弟弟方勇。
甚至和寧衛民一樣,方驍也是在幼年時就早早失去了一位至親。
不過和寧衛民有所不同的是,方驍失去的不是父親而是母親。
而且他的母親也不是因為車禍過世的,其實是因生產二胎時遭遇難產,失血過多身亡的。
所以方家的生活重擔,此後就全着落在了方驍的父親——老方的肩上。
嚴峻的生活現實使這位沉默寡言的父親以極大的毅力令自己從悲哀中擺脫出來。
正像無數個堅強的男人那樣,他以堅韌而又勤勞的性格和那菲薄的月薪,支撐起了這個搖搖欲墜的家。
儘管這位父親僅有一點來自於解放初期掃盲運動時所擁有的可憐文化程度。
但在他內心深處卻始終篤信,在我們這樣一個國家,清貧絕不應是每個家庭所擁有的最終歸宿。
雖然他自己的一生已然無望了,但他希望自己的兩個兒子能夠出人頭地,徹底擺脫貧窮。
於是正像大多數華夏貧寒家庭對自己的兒女所闡述的那樣——讀書!受高等教育!才是出人頭地的唯一途徑!
老方就如同武訓一樣,把這一意識深深地烙印在了自己兩個兒子最原始的人生觀上。
在老方看來,他自己苦點累點沒什麼,可以不抽煙不喝酒,不和別人走動。
唯一不能承受的就是供不起孩子讀書,讓孩子沒了上進的希望,失去選擇自己人生的機會。
十幾年來,正是這一強大的信念支配着這位父親,含辛茹苦的將兒女撫養大的。
而與此同時,華夏大地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
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使社會發生了一些質變。
知識分子重新獲得社會的尊重當然是件好事,可生活指標不斷上揚,對於每日憑出賣體力,僅拿一份不變底薪的老方而言,生活壓力變得越來越大了。
於是,一家洗染店裏就多了一個勤勉的臨時工
街頭賣報族的叫賣聲中多了一個蒼老的音符
飯館後廚的垃圾車旁多了一個翻找廢舊瓶罐的身影
好在付出終究沒有白費,總算有所回報。
經過多年的堅持,老方欣慰的看到,自己兩個兒子正像他所希望的那樣,逐步兌現着「寒門出貴子」這句老話。
自己的大兒子方驍不但順利從印刷學院大專畢業,參加了工作。
小兒子方勇也以優異成績升入了玄武區的重點高中師大附中。
不出意外,這個小兒子考上大學應該也是板上釘釘的事兒,前程或許比他哥哥還要光明。
完全可以說,老方一生的夙願幾乎是看得見摸得着,就要完全實現了。
如果說他還有一份奢望的話,那就是在大兒子工作後,他們父子倆能儘快還清多年欠下的兩千多元債務,並且該為兩個兒子成家立業做準備了。
也就是恰恰這個時候,藍嵐決定要接受方驍的追求,與其開始了交往,並且主動把他帶到父母家人面前的。
對於方家來說,這不可謂不是一件天大的喜事。
想什麼來什麼啊,像藍嵐這樣的姑娘還有什麼可挑剔的呢?
無論家世,樣貌,人品,才學,樣樣沒說的。
尤其是方驍本人,一開始的時候,他簡直被這份艷福給砸暈了。
他怎麼也想不到同學三年,一直在學校被無數人苦追,卻從沒有對任何一個男生動過心的班花藍嵐。
在畢業一年之後,居然看上了他這樣一個窮小子。
他由衷的欣喜若狂,無比珍惜這份難得的幸福。
並且無比慶幸,自己對這份感情始終執着,堅持了下來。
不像許多半途而廢的人,禁不住考驗,另覓新歡,這才守得雲開見月明。
他相信這就是古人所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