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鄉試開考時間是八月初九,因在秋季,故稱秋闈。
六月初,貴陽士子便陸續動身,啟程往雲南昆明進發。
歷史上,今年將有一位叫田秋的貴州士子中舉,並在二十五年後成功讓貴州自開鄉試。
他在奏疏中是這樣說的:「貴州(貴陽)至雲南,相距二千餘里,如思南、永寧等府衛至雲南,且有三四千里者。而盛夏更難行,山嶺險峻,瘴毒侵淫,生儒赴考,其苦最極。中間有貧寒無以為資者,有幼弱而不能徒行者,有不耐辛苦而返於中道者,至於中冒瘴毒而疾於途次者,往往有之……」
田秋自己就是思南府人,也即「至雲南三四千里者」,比王淵赴考要多走一千餘里路程。
不提前趕路不行啊,萬一遇到什麼意外,也好有個迴旋的餘地。
王陽明的核心弟子當中,只有王淵、李應、越榛、鄒木四人赴考,其他人都因為各種原因放棄,陳文學等人甚至去年都沒參加科考。
主要還是考試成本太高,生員們沒有一定把握,乾脆就不去參加鄉試了。一來一回,要耽誤好幾個月,費錢不說,還特別費身體。哪像其他省份,不管有沒有把握,先去考試碰碰運氣再說。
四人當中,王淵和李應騎馬,越榛和鄒木騎驢。
鄒木,字近仁。此君已經將近三十歲,去年夏天拜入王陽明門下,也在文明書院讀書,而且特別喜歡給王陽明跑腿幹活。
除了王淵之外,李應、越榛和鄒木都帶着書童,而且是慣能打架的書童。
城西驛站。
一個足有三十多匹馬的商隊,正在官道上苦苦等待,隊伍中還摻雜了幾個赴考士子。
王淵數人來得較晚,匆匆趕來跟商隊匯合。
這是貴州士子的慣用法子,跟着商隊一起走,人多有個照應。而且商隊熟悉路況,知道該在哪裏停歇,避免天黑了露宿荒野。
李應連忙下馬致歉:「秦把頭,真真不好意思,讓各位久等了。」
秦把頭名叫秦浩,是這個商隊的領頭人,專走滇黔驛道做買賣,他是李應家裏幫忙聯繫的。
秦浩渾身被曬得黝黑髮亮,胳膊腿兒都很粗壯,爽利笑道:「不要緊,也沒耽擱什麼,李三郎太客氣了。」
王淵等人也下馬打招呼,又跟隨同商隊出發的其他士子寒暄。
得知王淵就是大名鼎鼎的神童,眾人態度愈發恭敬。甚至商隊當中,還有不少人偷偷看他,似乎是想研究一下文曲星跟普通人有啥區別。
商隊雖然有馬,但馬兒馱着貨物,個個都牽馬步行。
王淵一邊觀察沿途地形,一邊跟秦浩閒聊:「秦把頭,你這趟走昆明能賺不少吧?」
秦浩笑道:「我賺什麼?我就一個賣腳力的。」
嗯,看來不是老闆,而是運輸隊的隊長,只負責帶人把貨運過去。
王淵又問:「運的都是什麼東西?」
秦浩見神童對此很感興趣,便詳細說:「主要是些湖廣貨,從貴陽運去昆明賺差價。回來那趟才算真買賣,從昆明運些滇鹽到貴州,我們東家是有鹽引的。」
王淵仔細打聽,才知道這條路線,也屬於茶馬商道之一,不過是最不受重視的那條路線。
最繁忙的茶馬商道,乃川黔滇線,直接從雲南經黔西入川,根本不需要通過貴陽。川黔線也很繁忙,從黔中運送茶馬北走,最終目標是陝甘臧地區。
「聽說商稅很低?」王淵好奇道。
「商稅還低?你聽誰說的?」秦浩驚叫道,「商稅高得嚇死人,運氣不好,血本無歸都很常見。」
大明朝的商稅,確實三十抽一,而且書籍、筆墨、農具、果蔬、牲畜和婚喪嫁娶物品還免稅。
但這只是營業稅!
在津渡關口還要徵收過境稅,其稅率,從三十抽二到十抽一不等。比如木材,過關時直接十抽一;柴禾、茅草也要三抽一;鬃毛、黃藤則是三十抽二。
遇到不講理的貪官,商隊出發時就征過境稅,木材商還沒上路呢,就已經被抽走十分之一的本錢。
宣德年間,為了推行大明寶鈔,還在集市里把
063【明朝商稅超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