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地區,夏軍雲集,兵強馬壯,旌旗招展。
夏帝楚天親臨征服兩年的河中地區。
河中地區已經逐漸被同化,原本的突厥人因為大戰,損失慘重,失去叛亂的能力。
河中決戰,楚天抓獲50萬俘虜,編為河中僕從軍軍團。
除了50萬河中僕從軍,還有50萬東瀛僕從軍、100萬中南僕從軍(來自東南亞文明區的俘虜),一共200萬僕從軍。
此次遠征,消耗兵力無數。
大夏王朝不願消耗過多的國力,因此,開始招募數量龐大僕從軍作為炮灰,進行第二次西征。
除了兩百萬僕從軍,用於第二次西征的大夏王朝本部兵馬則有300萬,合計500萬。
兵力之強盛,比起第一次西征,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還沒有包括沙俄帝國的大軍……
北路長子軍有50萬兵馬,全部是大夏王朝本部兵馬。
用於進攻波斯帝國的兵力多達250萬,進攻印度半島的兵馬150萬。
還有50萬兵馬,用於掃蕩活躍在河中地區的努爾哈赤、拓跋燾等殘兵敗將。
楚天御駕親征,調動250萬兵力攻打波斯帝國。
楚天這一路兵馬,佔了第二次西徵兵力的一半,是絕對的主力。
新招募的聖級統帥韓信,率領150萬兵力進攻貴霜帝國、印度莫臥兒帝國。
可能相對於印度半島龐大的人口,150萬的兵力還不足夠,因此楚天給韓信的戰術是在征服印度半島的途中,以戰養戰,通過收服印度半島的降兵,進而征服整座印度半島。
楚天正面進攻位于波斯帝國的亞歷山大。
另外,楚天派出殺神白起去鎮壓努爾哈赤等人。
「若是擊敗十字軍,那麼,海上同盟獨木難支,遲早是我們的囊中之物。發兵!」
楚天親自披甲,統帥250萬兵馬從河中地區出發。
大軍浩浩蕩蕩,如同蝗蟲。
維持如此龐大的大軍的補給線,難以為續,楚天計劃在依靠後勤的同時,對波斯帝國進行劫掠,同樣是以戰養戰的戰術。
波斯帝國是四戰之地,經過一系列大戰,生靈塗炭,但這就是戰爭。
超過兩百萬夏軍進入波斯帝國的高原,目標直指亞歷山大的巴格達城。
波斯帝國,馬其頓、羅馬、西班牙大軍集結,還有海上同盟派來的英格蘭遠征軍,由黑太子愛德華、護國公克倫威爾統領。
羅馬帝國派出的兵力和將領數量僅次於亞歷山大。
凱撒已經頭髮花白:「我已經預感到大限將近,可以在大限終結前,進行榮譽之戰。」
「對你來說是榮譽之戰,但別忘記了,你的背後是羅馬。一旦輸了,羅馬將會陷落,這將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恥辱。」
君士坦丁板着臉。
即使沒有戰死沙場,凱撒也沒有多少天好活,然而君士坦丁還想要在凱撒、龐培死後,統一羅馬帝國。
「我會傾盡全力擊敗他們,這一次,我們三帝兵力合一。」
「羅馬帝國,不能被輕視。」
君士坦丁、凱撒、龐培達成了共識。
「誘敵深入,聚而殲之,此次由我和君士坦丁,共同統領大軍。」
亞歷山大環視眾人。
伊莎貝拉女王、英王查理等國王,同意了亞歷山大的想法。
埃及豔后暫時依附於羅馬,保全自己的地位,卻無權控制埃及軍團。
現在的埃及軍團已經被羅馬人控制。
她在一旁聽見亞歷山大這些大人物的商議,無法參與決策。
她也知道,這一次是決定東西方霸權的大戰,雙方都投入了絕對的主力。
馬其頓帝國、羅馬帝國、西班牙王國、英格蘭王國,還有埃及、波斯兩支僕從軍,在伊朗高原一帶排兵佈陣,阻擊西進的楚天。
阿富汗山區以北的撒馬爾罕城,統帥韓信督促150萬大軍集結,攻入阿富汗山區,也即是貴霜帝國北部。
這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