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那兩種化學配方以外,還有採用苯並三氮唑的方法。愛字閣 m.aizige.com
這種方法是國內外用來保護銅及銅合金常用的很有效的青銅緩蝕劑。
在用於古青銅器的保護時,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苯駢三氮唑是白色到奶油色的粉末結晶,能溶於乙醇、苯等有機溶劑中。
關於苯駢三氮唑抑制銅腐蝕的機理主要有兩種,即吸附理論和成膜理論。
吸附理論認為,苯駢三氮唑吸附於銅器表面後,改變了金屬與溶液的界面結構,並使陽極反應的活化能顯著升高,從而降低了銅本身的反應能力。
而成膜理論認為,苯駢三氮唑對銅的保護與 cu20 膜的存在有關,能形成 cu(i)-bta 配合物保護膜。
也能在 cu0 表面上形成 cu(i)-bta 配合物保護膜,這種膜覆蓋性能良好。
且緊貼在金屬的外部,把金屬表面與腐蝕介質隔開,形成或不溶於水,及部分有機溶劑的透明覆蓋膜。
生成的膜比較牢固,使金屬的溶解或離子化程度大大降低,起到了保護金屬的作用。
例如苯駢三氮唑與芐胺混合,不僅加快了成膜速度,而且也提高了緩蝕能力。
苯駢三氮唑與鉬酸鹽混合使用,其緩蝕效果加倍。
除了這些方法之外,還有採用過氧化氫法、乙睛法、氧化銀保**、去離子水法、檸檬酸和硫脲混合溶液法、鹼性連二亞硫酸鈉法等多種化學試劑配方。
這些方法,只是簡單地提及了下,並沒有太詳細的贅述。
眼看着時間所剩不多,青年抓緊機會,省去了後面的闡述,轉而開始介紹起青銅器之中,較為著名的幾種青銅器。
理論交流,主要比較的是雙方誰掌握的知識更多,更詳細。
所以,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講述更多的相關知識,無疑才算贏家。
以上的除鏽方法,中國方面已經講述得夠多了。
剩下的幾種,青年懶得繼續贅述。
如果日國方面不介意拾人牙慧,再做補充,他也不介意。
那樣的話,對方總歸是落了下乘,還能有什麼贏面呢?
稍作吐息,放緩語速,青年坦然介紹道:「有關青銅器的發掘和發現,迄今為止,已經經歷了不短的時間。」
「到目前為止,我國境內,也已經收藏着不少極富盛名的青銅器。如果大家不介意的話,我不妨代為介紹一下。」
「其中,較有代表性的,大致有鴞(xiao)尊、毛公鼎、龍虎尊、后母戊鼎、四羊方尊、羊父丁方鼎等。」
鴞尊為古代盛酒器。
銅尊,最早見於商代。
鴞,俗稱貓頭鷹。
在古代,鴞是人們最喜愛和崇拜的神鳥。
鴞的形象是古代藝術品經常採用的原形。
鴞尊 1976 年出土於豫省安陽殷墟婦好墓,原器為一對兩隻,鑄於商代後期。
原器通高四十五點九厘米,外形從整體上看,為一昂首挺胸的貓頭鷹。
通體飾以紋飾,富麗精細。
喙、胸部紋飾為蟬紋,鴞頸兩側為夔紋,翅兩邊各飾以蛇紋,尾上部有一展翅欲飛的鴞鳥。
整個尊是平面的立體的完美結合,尊口內側有銘文『婦好』二字。
毛公鼎是西周晚期青銅器物,道光末年出土於陝省寶雞市岐山縣,由作器人毛公得名。
直耳,半球腹,矮短的獸蹄形足,口沿飾環帶狀的重環紋。
銘文 32 行 499 字,乃現存最長的銘文。
這尊鼎是研究西周晚年政治史的重要史料。
2009 年 11 月 13 日至 15 日,中國仿古工藝品及技術展覽會在滬市國際展覽中心舉行,洛陽粵鈺青銅器有限公司鑄造的高仿『毛公鼎』獲得唯一金獎。
龍湖尊也是商朝青銅器。
原器 1957 年出土於皖省阜南縣。
器高 50.5 厘米,口徑 44.9 厘米,重約 20 公斤,是一件具有喇叭形口沿,寬折肩、深腹、圈足,體形較高大的盛酒器。
龍虎尊的肩部飾以三條蜿蜒向前的
第一千零六章 知名的青銅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