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憲倒是沒指着李金生能幫上什麼忙。筆神閣 www.bishenge.com
不過眼看着自己的車得修,接下來的幾天集團里又有一大堆的事情要處理。這麼一來,房子的事兒年前能不能定下來還真就不太好說。
想着反正也不給勞務費,李憲便將自己對房子的條件告訴了李金生,讓其代勞,在哈市範圍內選擇一個好地方。
吃了飯,徐茂和便和他分別,打車去了交警隊和保險公司處理那台前臉裝的不像樣的切諾基。李憲將挑選房子的條件以及公司地址告訴了李金生之後,已經是下午兩點多鐘。
索性也就沒再回去上班。
……
接下來的幾天,李憲可謂是風光一時無兩。
也不知道是快要過年了,還是出了一把車禍,氣運倒是給旺起來了;先是省經貿局那頭髮來了消息,說是自己當選了什麼年度創業青年和省優秀企業家,新北集團總公司入選了省優企業。緊接着,信息局那頭也打來了電話;通知新浪,歸真堂,邦業白和翠花酸菜四個品牌經過局裏鄭重篩選,被提名省優品牌。
前兩項榮譽,李憲不覺得有什麼。
之前在給新北紙業在哈市做牆體公益廣告的時候,北林市是給他一個市優秀企業家稱號的。對於這種榮譽一開始他還看得挺重,畢竟有生以來從來沒得到過。
可是後來他才發現,這玩應兒除了給個造價也就十塊多錢的獎狀牌,以及每個月政府給發一百五十塊錢的津貼之外,真的什麼用都沒有。
要說指着這個東西拓展交際圈,基本上企業能做起來,該認識的主管部門領導全都認識了。不認識的,通過頒獎典禮和之後的一些活動也都能打個照面。
唯一看起來比較吃香的,是獲得了優秀企業家之後可以入市工商協會,之後可以參加一些市里針對商界的公開半公開會議,能得到一些先機。
可是作用也有限除了報紙上在介紹自己履歷的時候多出來一行之外,基本可以無視。而且類似什麼工商協之類的組織,李憲一向不感冒。這一類的官方組織,意義就有點兒類似二十多年之後學校的家長群似的。
需要通過協會決議的事兒,調子都是早已經訂好了的,往往開展什麼商討會議都是走一個形式,沒意思的很。
之前北林市工商協的席位,他直接給了張大功。舉手表決什麼的只要代表新北就可以,誰去都是一樣的。
至於那幾個省優品牌,要是放在幾年前十幾年前,倒是挺值錢。
可從近兩年開始,中華廣告行業開始妖魔化,凡是在市場上混的私企國企都想給自己臉上貼點金。
先是早前得是做出了極其耀眼的成績才能拿到的,「省優」,「部優」,「國優」這樣的政府頒發榮譽開始泛濫。
這些榮譽當眾,一部分路子野的企業家,是通過關係找到了地方或者上級主管部門要來的一般來說,為了扶持地方產業,或者乾脆就是為了送人情,對於這種榮譽上面不吝嗇。
八十年代末,消費者基於對國家或者是政府部門的信任,這種榮譽還是被看的很重。帶有「三優企業」標緻的產品到了市場上,也獲得了了很好的競爭力。
可是到後來這種榮譽越來越多,一些企業乾脆也不走人情,也不找領導廢那個功夫了。直接就拿着「三優」的標往自己的產品外包裝上印反正這年頭「三優」放的多了,有關部門也懶得核查。
慢慢的,消費者也就麻木。
發展到近兩年,國內的「三優」榮譽更是不好使因為「國外」各種獎項開始發力,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
什麼「國際金獎」,什麼「亞太地區最暢銷品牌」這種極其具有唬人效果的光環開始時髦起來。
這種「國際」獎項,着實鬧出了不少的笑話;
剛剛興起那會兒,一些傻白白的企業拿了這種「國際大獎」,還喜滋滋的登個報紙,廣而告之一下。地方媒體也認為這是極其有光的事情,往往給予大肆報道。
可是就經過短短兩年的發展,這種獎項已經開始泛濫。
在93年年底,浙省竟然有八家飲料廠宣稱自己得到了各種國際博覽會的金獎媒體都懶得報了。因為在93年中旬,龍江省
第453章:大滿貫(第二更,求月票,求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