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推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在東北有一個縣級市,叫做公主嶺市。一筆閣 yibige.com 更多好看小說
這座小城雖然不大,但很美麗,一條小河從市區穿過,把主市區分成河南、河北兩個區域;京哈鐵路和102國道並行,從河北穿過,又把市區分成鐵南、鐵北兩個城區。
鐵北被稱為文化區,有省農科院、省農機校、第一高中、師範學校,還有六中、八中、鐵中、站前小學、育紅小學、朝族小學、鐵路小學等11所院校。還有空軍機場、空軍462醫院、陸軍107部隊,武警四支隊等駐軍。
在鐵北,和去往飛機場的柏油馬路並行的一條鐵路專用線,人們稱為小鐵道的邊上,有一個居民區,區內住着一戶姓馬的居民。
戶主馬志一是市汽門芯廠的技術員,妻子鄭麗是汽門芯廠創始人鄭庭棟的女兒。
馬志一有三個兒子,老大馬維原一中畢業後考上了武漢醫學院,畢業後分到了北京醫科大學研究室工作;老二馬維東高中沒畢業就當了兵,復員後安排到了汽門芯廠當鉗工;老三馬維軍初中畢業就進了汽門芯廠大集體當車工。
這裏的主人公是老二馬維東。瘦瘦的身材,一雙細長的眼睛。論體態挺打人的,一米七五的個頭,加上訓練出的軍姿,可謂玉樹臨風;論相貌一般人,一雙眯縫眼減去了不少風采,一點也不出眾。
馬維東雖然沒能完成高中學業,但是其聰明程度一點不比他哥哥差。他姥爺原來是汽門芯廠的創始人,公私合營後,把企業交給了政府,成了全國第一家為長春汽車廠生產汽門芯的企業。
老人家1910年生人,1970年就退休了。他一生鍾愛精密儀器,在家裏裝備了一個近百平方米的車間,車鉗銑、鉚電焊、沖磨鑽等微型設備一應俱全。
老爺子會設計劃圖,經常生產一些特殊零件和小型傳動機械。他酷愛鐘錶、相機、自行車和摩托車。馬維東從小就圍着姥爺轉,經常把姥爺的鐘表拆成零件,再在姥爺的指導下裝上,可謂得到了姥爺的真傳。
那時候國營企業還吃大鍋飯。馬維東是保修鉗工,一天沒啥事干。他便設計了一輛方向盤式三輪座式腳踏車。
這輛車是他從舊物市場買來一輛舊的28型加重自行車,又買了一輛24型童車改裝成的。
他把大車的兩個輪子用一個軸槓筒連起來,槓里是傳動裝置,把飛輪放在了中間,用鏈條連在齒盤上,通過踹腳踏板的直線運動,用直齒帶動扇形齒驅動齒盤轉動,使鏈條通過齒盤帶動飛輪,左右兩個扇齒更替,各帶動齒盤轉半周,既省力,速度又快。
前面的小輪是轉向輪,上面安了方向盤,兩輪中間是一個靠背椅子,安在改裝的三角架上,上面支了頂蓬。開着它就象駕駛汽車一樣,速度最高可達20公里。
他騎這輛車上下班,引來了許多行人的目光,把交警也招來了。
交警是管機動車的,看到這輛車是人力的,找不到執法規章,便交給自行車管理處處理了。
當時改革開放已經近十年了,新生事物層出不窮。自行車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也沒有過多干涉,放行了。
這輛車成了嶺城的一道風景線,每當停下時都被人們圍觀。有說好的,也有說不安全的。
馬維東索性又給這輛車安上了電喇叭和轉向燈以及尾燈,把其不斷完善,使其越來越象小轎車了。
那時候,公園裏的一些遊樂設施已經實行個體承包了。一個小老闆找到了馬維東,一出口就出1000元錢一輛,讓他給做5輛這樣的車。
馬維東算了一下成本,一輛只需500元,5輛能掙2500元,這可是他三年的工資啊!
當他做出了兩輛後,麻煩來了。先是工商部門讓他辦營業執照,後是稅務部門來核稅,接着工業部門來人讓其辦生產許可證。
單是辦營業執照一項就無法辦到。一是他身為國營職工,必須辭職才能辦個體執照,二是必須有200平米以上的自己產權的生產場地才能辦執照,三是必須有生產許可證才能辦執照,四是辦理三項電和不少於三台套的生產設備才能辦執照。還有其他的限制條件,僅上述四項就需投資10萬元以上。
當時人們的思想意識中
第一章 奇異的腳踏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