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橄欖枝(上)
6月份的中南,依舊夏日炎炎……好吧,中南的地理位置就是如此,所以哪怕到了冬天這裏也是夏日炎炎。
希望小學的大門豁然敞開,一隊隊的花朵排着還算齊整的隊形,在教師們的哨子聲中,散碎地邁着步子,而後湧上了大街。小男孩穿着白襯衫黑褲子,留着短短的頭髮倍顯精神;小女孩穿着水手服,戴着無檐帽,一個個有如粉雕玉琢一般。
幾名被培訓了半年才上崗的體育老師,忙前忙後地跑着。時而瞪眼,時而哀求着,生怕這群小祖宗們掉了隊迷了路。今天是六月一日,孩子們的節日。在廣泛徵求了師生、家長的意見之後,希望小學決定組織一次統一的踏青活動。而為了培養孩子們的團體協作精神,於麗紅大姐甚至專門聘請了幾名現役的士官,作為孩子們的教官。據說陸軍與陸戰隊為這事兒還吵吵到了國防部,兩軍的軍官們都認為這是擴展本軍在民間影響力的大好機會。
然後幾乎不約而同地拋出了童子軍計劃。吵到後來,焦頭爛額的國防部長張春銳大手一揮,各打五十大板,說童子軍理應是國防部的計劃,陸戰隊與陸軍無權過問。沒出一天張春銳就受到了打擊……於麗紅大姐的刀子嘴可是出了名的狠辣,幾句誅心的話徑直將可憐的國防部長噎得面紅耳赤,無言以對。
事情到了最後,童子軍到底還是建立了。所不同的是不隸屬了任何部門,只作為一個民間的非盈利性組織存在。
一大群背着書包粉雕玉琢的孩子,引得過往的路人一陣的側目。有孩子正在上學的,停下來左右張望,待找到了自己家的孩子,總會跳着腳嚷嚷着:「瞧,那是我兒子(閨女)。」
路過的小兩口,靦腆地勾着手指。瞧見可愛的孩子們,總會會心一笑……可以肯定的是要不了多久,這對小兩口就會生出同樣粉雕玉琢的孩子。
那些年老的更是坐在樹蔭底下滿是溫善地笑着。孩子……總是代表着明天。
當然,總會有一些不明所以的傢伙停下來觀望一陣,然後撓着腦袋問今天是什麼日子。隨即這傢伙就會遭到一系列的鄙視。
有耐心的會告訴他,這是上個月國會通過的法案,每年的六月一日都是兒童節;性子刻薄的直接就說對方沒有文化……這消息不論是半島晨報還是中南晚報都有刊載,各個廠礦的新聞欄裏頭也貼着大字報。除非不認識字,否則怎麼可能不知道?
每次說起這個,總會毫無意外地跑題。從孩子們的兒童節扯到三八婦女節,再扯到國會立法……就如同全世界所有的首都一樣,中南人民的政治覺悟絕非達爾文或者黑德蘭能比擬的。
拜穿越眾一直奉行的全民教育所賜,每個移民抵達澳洲之後,白天工作,晚上必須去上夜校。兩年之內必須通過文字考核,否則別想拿到社會保險。初期人少,全是穿越眾帶着一幫子明朝移民在學習。而今經歷了三年,現在再也不需要穿越眾親自上陣了。那些老一代的移民,很樂意拿另外一份薪水,而後趾高氣揚地站在新移民的面前冒充文化人……哪怕新移民當中偶爾還會有那麼兩三個更有文化的酸秀才。
但就算面對酸秀才,老一代的移民也是底氣十足。怎麼了?秀才怎麼了?你認識簡體字麼?不認識老老實實學去!
當然,這一全民教育政策,總會存在一些特例。比如針對那些年紀超過四十歲,且有一技之長的新移民,總會網開一面。
大面積的識字率,讓發行報紙等紙質媒體成了可能。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此前一直宅在家裏的雜誌編輯梁朕立馬就來了精神頭。親自上陣,培訓印刷工人,培訓記者與撰稿人,自己還開闢了一個專欄,胡說八道地朝中南人民灌輸着各種稀奇古怪的理論。
起初大家也沒怎麼在意,可某一天幾個穿越眾偶然翻看起了晚報,這一看不要緊,差點沒咬了舌頭。這哪兒是報紙啊,分明就是軍國主義宣傳冊!這事兒徑直捅上了國會,國會連續開了兩天會而後緊急出台了新聞管理條例。再然後,生怕梁大主編培養出一大群軍國主義者的穿越眾,更是開闢了另一家報社:半島晨報。專門跟中南晚報打擂台。
穿越眾們也不是消停的傢伙,宅男宅女們沒穿越之前最喜歡的就是在bbs上跟各類輪調的傢伙辯論跟你死我活。雖然他們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