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澳大利亞之後,有收斂的許多,不過在印度的攻勢依舊不停,往北非打,企圖和德軍會合,打通歐亞非。而且依照他們的進軍速度,這個並不遠。
印度被英國殖民,滋生大量的起義勢力,現在日本打着解放的口號過來了,大量的起義軍一呼而應,而後,英國在印度的軍隊就尷尬了,一方面要被日本追,另一方面又被起義軍堵。
原本,在這裏發揮着巨大作用的中國遠征軍,現在因為光頭下台而沒有了。沒有了遠征軍,沒有了中國強大的步兵,南亞地區註定淪陷。而約瑟夫·史迪威也沒能出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兼中緬印戰區美軍司令,不過他調到英**隊那去了,但是英軍可不像當初的中**隊那麼聽話,以至於史迪威頭都大了一圈,每天都在和英軍指揮吵架。
英軍完全不服從這個外人來指揮,他們只聽來自於國內的指揮,史迪威怒氣沖沖的將這事上報,美國那邊一邊和英國交涉,一邊準備往南亞派兵,他們的美國大兵。
美軍在南亞被日軍虐,在北非歐洲被德軍虐,陸地上的戰略,可謂是一塌糊塗,但是在海上,他們目前佔據着極大的優勢,日本的海軍不日陸強打殘,原本在太平洋上稱王稱霸的日本聯合艦隊,被打殘的美國艦隊。現在完全反過來了,日本的艦隊青黃不接,美國的艦隊經過近一年的發展,各大造船廠開足馬力,戰艦下餃子似得下水。
現在,日本只能暫避鋒芒,守在島上,不出兵,聯合艦隊藏起來,同時也在全力開工製造戰艦。
而他們造戰艦的資源,有兩個來源,一個就是從南亞掠奪的,另一個,就是購買的。
事到如今,還有誰賣資源給日本呢?不用說了,肯定是陸強,也只有他有着「長遠」的目光,才會將資源賣給日本,武裝他們。
澳大利亞什麼都沒有,就是不缺礦,陸強開採的礦產賣給日本,然後從日本換取各種工藝。
二戰的時候,日本的鋼鐵工藝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好的,所以陸強將日本的工藝都換來,他們不少的技術都還不錯,還有他們從中國掠奪的古董黃金什麼的都可以用來換。反正陸強是不會要日元的,或許他可以買一些國債,在未來坑一下日本,成為日本的大債主,反正他有錢他不怕,也無所謂,他就是來當攪屎棍的,也量日本也不敢黑了他的錢。
所以陸強一個人名義向日本購買了價值上億的國債。陸強這般詭異的做法,讓日本既擔心又害怕,同時也是滿腦疑惑,這娃是腦子壞了,還是有所企圖。
第二項可能最大,因為他們可不認為陸強是腦子壞了,而且一個外人掌握他們國家這麼多的國債,也是極其不安全的,倘若那天突然拋售,很容易就造成動亂,而且他們日本現在很窮,付不起錢。
雖然他們也清楚陸強是另有企圖,但是他們還是買了,因為經受不住黃金的誘惑,而且陸強還說了,要是不賣給他,他具不出口礦石了。
好吧,被這麼一威脅,不賣也得賣,這下更加肯定對方是有企圖的了,但陸強想幹什麼,他們就不知道了,而且陸強也不會說自己在未來坑他們的。
購買日本的國債,這也是陸強經過深思熟慮後才決定的,現在日本被陸強打了一頓,好不悽慘,在這樣下去,被美國揍一頓,估計還沒到二戰結束就受不了投降了,這不符合陸強的戰略。
武裝一個強大的日本,打擊歐美,這才符合他的戰略意圖,當然,也不能太強大了,只要在自己的陰影籠罩之下就行了。
最近日本又從他這裏買了幾大貨輪的礦石去了,作為交換,日本給他們一套煉鋼設備。
煉鋼廠陸強在甘肅那邊有一個,當時是和紅黨合資的,陸強出技術,他們出人。雖然現在依舊保持這樣的關係,但是距離太遠了,來回運輸一趟的成本比直接購買的還要高,所以陸強就想着,重新建幾個煉鋼廠。
廠址自然而然的選在荒無人煙的地方了,澳大利亞荒地多人煙稀少到處都是,不用擔心空氣污染什麼的。
繼續正事!日本那幾艘載着礦石的船從行駛到菲/律/賓海的時候,一杆潛望鏡從波濤洶湧的水面伸出來,看着海面上的幾艘貨船,貨船上掛着的日之丸清晰可見。
「是日本的船。」水下的潛艇里,一個金髮鈎鼻的老外大聲
第75章,py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