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佶怒氣沖沖回到了自己的御書房,他怎麼也想不到,一起的普通的辭職竟然引發出了如此嚴重的朝廷內鬥,高俅顯然是涉及此案,蔡京熱心過了頭,處心積慮扳倒种師道的意圖太明顯,即將爆發大戰關頭,這些重臣卻不顧及朝廷大局,一個個只想到自己的利益,着實令趙佶心中惱火。
趙佶也同樣對童貫不滿,他最後攻擊蔡京的話太尖刻,有失體統,同時童貫和蔡京的爭執中也有一種暗示,种師道提拔細作幕僚有罪,那他趙佶提拔种師道是不是也要承擔責任?
這時,梁師成無聲無息地出現在趙佶身旁,將一疊奏卷放在桌上,「這些都是五品以上大臣任免,請陛下批閱。」
第一份就是种師道的辭職書,趙佶嘆息一聲,問梁師成,「太傅怎麼看种師道辭職?」
「臣自愧不如!」
趙佶看了他一眼,「太傅這話是什麼意思?」
梁師成微微嘆道:「罪己也要有勇氣啊!他若不說,誰又知道這件事,他能主動承認自己的過失,願以辭職謝罪,足見他內心坦蕩,但老臣覺得這裏面的根本原因是出於他對陛下的忠心,只因為對陛下忠心,他才會愧對陛下對他的信任,陛下,大將易尋,忠臣難覓啊!」
趙佶輕輕點頭,梁師成這幾句話說到了他的心坎上,今天朝堂中一幫重臣,無論倒種保種,其實都是出於自己的私心,唯獨請罪的种師道卻對自己忠心耿耿。
他沉思良久,提筆在种師道的辭職書寫了個『否』字,想了想,又在背後寫了八個字,『吸取教訓,積極備戰』。
他放下筆,把辭職書遞給梁師成,「把它交給种師道吧!」
一場被鬧得沸沸揚揚地倒種和保種紛爭終於因天子的批示而結束了,种師道痛哭流涕,跪在宣德門前三呼萬歲後,便在當天返回了太原府。
這場倒種和保種的紛爭雖然沒有擴大化,象個肥皂泡一樣,剛剛形成就破滅了,但它卻無形中促成了另一個副產品,那就是朝廷兩大對立政治勢力的初步形成。
但對天子趙佶而言,他更關心的是對西夏戰役,在他的一再督促下,朝廷再次向太原和西京各增兵五萬,同時增調大量的糧草物資,趙佶更是御筆親批,限三個月內完成對西夏的戰爭準備。
七月中旬,太尉童貫作為西北軍三線作戰主帥離開了汴京,趕赴太原。
太原軍衙,自從李延慶兼任錄事參軍後,他便暫時離開軍營,長駐太原軍衙內,這也是穩定局勢的需要,趙源被抓捕,手下爪牙楊槐和劉琛也同時被抓,還有之前被抓的馬順其實也是趙源的爪牙,只是他先一步暴露,被趙源滅口。
而另一個主事參軍邵鞠也因為和趙源走得太近而被停職,八司內人心不穩,有人擔心自己被趙源牽連,卻有人卻惦記着空出來的職位,在這種情況下,李延慶坐鎮參軍部就顯得極有必要了。
雖然升了官,但同時也添了事,种師道進京的這段時間裏李延慶格外忙碌,八個司的報告都要匯集到他桌上,他要區分輕重緩急,哪些事情必須立刻做,哪些事情要等主帥審批才行,基本上每天都要忙到天黑。
這天下午,李延慶將嚴九齡叫進房內,指着他的一份報告道:「我來問你,上個月庫存鐵甲是三萬九千八百副,去掉這個月領走的三千四百副,那麼還應該剩下三萬六千四百副,你的報告中卻還剩下三萬七千二百副,多出來的八百副鐵甲是怎麼回事?」
因為司鎧參軍楊槐被抓,嚴九齡目前暫任司鎧參軍一職,這是他寫的第一份參軍報告,卻被李延慶發現了問題,他滿臉通紅,「屬下這就去調查。」
「不用調查了,應該還有八百副損壞的庫存鐵甲,沒有送還軍器監,但你的報告中卻沒有,你肯定是把它們混在一起了。」
「啊!屬下確實沒有注意。」
李延慶把報告還給他,「重新去寫吧!明天中午之前給我,我也要匯總寫報告給種帥了。」
「卑職一定準時送到。」
「你把報告交給我之前,最好再讓從事去倉庫核實一下。」
「卑職明白了。」
嚴九齡躬身行一禮走了,李延慶望着他遠去的背影,雖然他對嚴九齡的報
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