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東大戰結束後,李延慶一直在忙碌安撫河東各地百姓,同時清算投降金兵的各州縣官員,不過河東各地官員也並不是全部要清算,也要區分具體情況。
主要是根據民意,這是最真實可靠的依據,比如金兵派糧派人,當地官員是否積極配合,不顧民眾死活強征糧食和人力,這樣的官員一定會被追究罪責,如果已經逃掉則在各地張榜通緝,沒有逃掉的官員首先免去官職,然後進行審訊,關進牢城營還算是幸運,如果是罪大惡極,那就要公開處斬,沒收其一切家財。
短短半個月內,李延慶便下令公開處斬了十三名縣官和州官,免去三十四個知縣、縣尉等職,所缺官員從軍中調文職官員充任,象嚴九齡出任隆昌知府,張曲出任知晉州事,唐凱出任知汾州事,另外還有數十名參軍和司士出任知縣或者縣尉之職。
按照李延慶朝廷達成的默契,河東防禦使和太原知府由朝廷任命,各州府的主次官由李延慶推薦,名單由吏部提交天子批准後任命,而知縣、縣尉一級則直接由李延慶任命,報吏部備案。
四月中旬,新任太原知府張叔夜和河東防禦使張浚上任,接手了李延慶臨時兼任的知府和防禦使之職,李延慶將太原府招募的五萬軍隊交給張叔夜和張浚,他自己則率三萬京兆軍返回京兆府。
這天上午,李延慶率領三萬大軍撤離太原城返回京兆,二十幾萬太原百姓傾城而出,將李延慶和他的軍隊送到二十里外,太原新任知府張叔夜也出來送別李延慶。
張叔夜望着遠處依依不捨的百姓嘆息道:「老弟給了我太大的壓力,我真不知該怎麼做才能讓太原百姓接受我?」
李延慶微微笑道:「明公太過謙了,以明公的人品和能力,一定能勝任,相信太原百姓很快就會忘記我。」
停一下,李延慶又道:「不過我有三個建議給明公,也算是我的經驗之談。」
張叔夜肅然道:「李經略請說!」
「第一是不要相信金人,就算將來宋金達成什麼協議,明公都要時時刻刻提防,太原對金國至關重要,如果有機會奪回太原,金國是會毫不猶豫撕毀協議。」
張叔夜點點頭,「我也知道金人無信,多謝經略忠告,我記住了。」
李延慶笑了笑又道:「第二個建議就是要守住井陘,我留給明公的三百枚超大型震天雷,至少兩百枚要放在井陘,井陘是金兵殺進河東路北部的唯一通道,只要守住井陘,太原城就安然無恙。」
張叔夜雖然是太原知府,但他同時也兼任太原同知一職,實際上就掌管了太原府的軍政大權,而張浚的河東防禦使職權範圍並不包括太原府,他主要是負責鎮守河東路南部各州。
張叔夜默默點頭,李延慶又道:「第三個建議就是要依靠太原民眾,真正抵抗金兵意志最強的並不是軍隊,而是太原府民眾,要依靠他們,發動他們,那麼太原府一定會守得如鐵桶一般,讓金兵無懈可擊。」
「李經略的金玉之言我已銘記於心,若太原遇危,還望李經略能及時派兵來救援。」
李延慶點點頭,「如果有那一天,我一定會以最快速度趕來救援!」
這時,遠處傳來送行百姓的大喊,李延慶催馬上前,向數十萬百姓招手,十幾名白髮老者顫顫巍巍走上前,跪在李延慶面前,將一隻裝滿泥土的陶罐高高舉起,高聲喊道:「這是李經略守住的土地,請李經略不要忘記他,當它再遭災難時,李經略一定要來挽救它!」
李延慶連忙翻身下馬,接過陶罐交給親兵,又扶起一眾老者道:「請各位老人家轉告太原的父老鄉親,我李延慶身體裏同樣流着和他們一樣的血液,他們的痛苦如我親受,我絕不會再讓太原父老鄉親們遭受金兵的蹂躪。」
「李經略保重!」
「各位父老保重!」
李延慶翻身上馬,向數十萬百姓揮揮手,調轉戰馬向西疾奔而去,在一邊保重的吶喊聲中,李延慶的身影漸漸和三萬大軍一起消失在遠方。
建炎二年八月,經過三輪的艱苦談判,宋金兩國達成了五年停戰協議,從五月初一開始至五年後的四月二十九日,宋金雙方不再進行交戰,雙方維持目前各自的控制疆域,宋朝不承認金國目
第九百二十二章 締結和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