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時分,李延慶帶着親衛回到了自己戰船上,他終於長長鬆了口氣,當即下令船隊向北面太湖方向撤離。
「夫君,不如我們直接南下進入杭州灣,然後走海路北上長江口。」扈青兒在一旁建議道。
李延慶搖搖頭,「剛才我們已經渡河做了試驗,河道太狹窄,我們船體太大,對方很容易將我們攔截住,如果對方用火攻,所有船隻都會被烈火燒毀,不能冒這種風險。」
這次李延慶一共帶了六十艘千石戰船進京,一共有三千名重甲步兵,還有大量糧草物資,李延慶已經考慮到了危機發生時的處置,他的船隊要麼進入杭州灣,要麼後撤,從湖州進入太湖,也就比進入杭州灣多五十里路程。
雖然杭州灣就在三十餘里外,但從安全上考慮,退入太湖要比強行突破重兵包圍,進入杭州灣要好得多,而且也遠不了多少。
船隊拉起船帆,開始迅速北上,與此同時,趙佶命令楊褚率一萬精兵向北追趕李延慶。
趙佶又下令寧國府和嘉興府的守將各率五千軍隊趕來支援,實際上就有兩萬大軍前來圍堵李延慶。
五更時分,船隊離開了大運河,進入烏程河,這時,船隊已經進入了湖州地界。
李延慶站在船舷注視着遠處,在朦朧的晨曦,已經隱隱可見一條黑線正沿着官道疾速追來,距離他們還有五六里左右。
李延慶當機立斷下令道:「船隊靠岸,重甲步兵準備迎戰!」
船隊很快便靠岸了,重甲步兵早已換好了甲冑,他們在主將關勝的率領下飛奔上岸,迅速列陣,不多時,三千重甲步兵已經列好了三排陣,攔住了追兵的去路。
追殺而來的軍隊正楊褚率領的一萬精銳淮南軍,這支軍隊是前年秋天招募,趙構下旨一共在淮南和江南等地招募了十萬大軍,作為戍衛京城的新禁軍,分別駐紮在臨安府及其四周州府,而楊褚率領這一萬人正是其中的一支精銳,鎧甲堅固,兵器精良,待遇從優,平時駐守在宦塘河一帶。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養兵整整兩年,今天第一次投入戰鬥,但他們面臨的軍隊卻是京兆軍中的重甲步兵。
重甲步兵號稱西北第一軍,不僅因為他們身披重甲,戰鬥力強大,而且所有士兵都是身經百戰,後來才被挑選出加入重甲步兵,他們的殺氣和戰鬥意志遠遠不是追兵所能比擬。
一萬追兵已經殺到,楊褚望着河面上的數十艘大船,已經離他不足一里了,他心中異常焦急,同時也有一種按耐不住的激動,太上皇下旨,無論何人,只要獻上李延慶人頭者封親王,賞銀百萬兩,楊褚仿佛看見他一生的富貴高爵就在眼前了。
楊褚雖然也是西北軍出身,但他沒有遭遇過西夏的鐵鷂子騎兵,對重甲的理解不夠深透,他見對方只有三千人,自己的隊伍三倍於對方,他頓時激動得大叫:「大軍列陣,準備放箭!」
一萬步兵迅速列陣,三千弓弩手在前面,七千刀盾軍和長槍兵在後面,當兩軍相距百步時,楊褚高聲喝令:「放箭!」
一陣梆子聲響起,鋪天蓋地的箭雨射向迎面殺來的重甲步兵軍陣,密集的箭雨叮叮噹噹地射進了重甲步兵的士兵中,箭矢射不透鎧甲,居然沒有一個重甲步兵倒下。
楊褚立刻意識到了不對,對方的重甲居然箭射不透,他頭皮有點發麻,今天恐怕遇到勁敵了。
但撤退顯然不可能,他見後面的長槍兵和刀盾軍躍躍欲試,士氣高昂,他大喊一聲,「弓弩手後撤,步兵殺上!」
紅旗揮動,三千弓弩手迅速後撤,七千步兵吶喊着向敵軍衝殺而去。
李延慶也下令道:「擂鼓出擊!」
「咚!」
戰鼓聲敲響了,緩慢而有力,「咚!咚!」伴隨着沉重的鼓聲,三千重甲步兵一步一步向迎面殺來的淮南軍靠近,每走一步都是那麼震人心魄,每走一步都是那麼氣勢如山。
楊褚大喊一聲,「殺啊!」
「殺啊!」
七千淮南軍士兵吶喊着沖向對面的重甲步兵,兩支步兵在剎那間相撞了,儼如兩道驚濤駭浪在暴風雨中相撞。
斬馬劍劈成了血路,長矛撞開了鐵牆,堅固無比的重甲軍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