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帝
龐山王元寶京,在大多數昱朝子民的心目中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故事,一個象徵。
皇帝也是一個象徵——權威、秩序、整個大昱的氣數,他代表着普通人遙不可及的神秘生活,不可議論、不可揣測,那至高無上的壓迫感只給凡人留下膜拜的空間。而龐山王與皇帝不同。
作為皇帝最小的弟弟,他很早就得到御賜的王府——後來改名唯春園。他的整個人生在唯春園中綻放,出於他無憂無慮的天性,他毫不吝嗇地將他快樂的生活公開在百姓的視野中。
他會隻身騎着馬穿越熱鬧的集市,好奇而忘記跪拜的人不必畏懼褻瀆他的容顏,他會對他們驕傲地微笑。
唯春園的桃花盛放時,他會打開後園一隅,允許百姓入內賞花。他們用一半心情賞花,另一半心情秘密地尋找年輕王爺的身影,誰也找不到他——他自己迴避到園內的高樓,欣賞他們熙熙攘攘的笑臉。
他為他欣賞的優伶譜寫詞曲,任由他們去傳唱。名不見經傳的優伶若能得到王爺親贈的詞曲,一夜之間就可紅遍京城。
他也作畫,並且坦然承認自己永遠無法成為傑出的畫家。為此他格外愛惜有繪畫才能的人,窮困潦倒的畫師只要拿出傑作,就能在唯春園中獲得優待。
他曾幾度迎來各種吉祥物,縱容各種信徒到他的園內朝拜。有時候是某教的聖骨,過幾天又是另一個宗教的高人遺留的缽盂。有人說他不夠虔誠,但人們更相信他只是太愛他的世俗生活,沒有一種宗教能說服他放棄。
他優雅、奢華、自由自在,天生就懂得如何讓每時每刻快樂。他的生活過得淋漓盡致,偶爾放浪不羈,滿足了人們衝破規矩的隱秘願望。
也許大多數人說不清楚龐山王和他的唯春園象徵着什麼,但他們知道那是一種不同一般的存在。
終日演奏着各種樂器、終年盛放各種鮮花的唯春園,是人間仙境的別稱。大昱最完美的建築,最精彩的園林,最風雅的生活,最頂尖的藝術在唯春園中集萃。龐山王的生活方式,他的穿衣打扮,他對時新花卉水果的偏好,他對樂班的欣賞、對詩人畫家的評價,他對古董收藏的見地……他的一切都可以映照到普通人的生活中。他的一舉一動就是昱朝的風向,他的人生不僅屬於他自己,也屬於所有享受盛世人生的人。
人們嚮往唯春園,模擬龐山王的生活。有能力的人在自己家中仿建唯春園中的亭台樓閣,搜求與唯春園中相似的假山湖石、奇花異草。更多更快章節請到。另外那些不太有能力的,爭搶他正在嘗試的水果,爭着去追捧他正在欣賞的優伶。在人們心目中,龐山王和唯春園代表着大昱所有美好、光輝到極致的事物,貼近他的生活增強了人們的滿足感。
他活着的每一天都有故事。有人說,只要龐山王活着,街頭巷尾的說書人、雜劇班就不會缺少值得演繹的傳奇。
龐山王和唯春園,代表了塵世生活的完美典範。這種人人夢寐以求的輝煌,在京城失守的那天終結。
琅霄宮的大火讓人們恐慌,人們真切地知道王朝沒了,元氏的天下將要易主。但不客氣地說,並不是每個人都像蘇牧亭那麼眷戀大昱。無論新的皇帝是哪個天王,他們照樣能活下去。
真正讓他們傷心的是唯春園毀於一旦——他們夢想中的完美生活被焚燒殆盡,他們能夠想像的最高境界的樂土,幾十年內不會再有了。
或許永遠不會再有了。
因為園林可以再建,而和那園林相得益彰的龐山王下落不明。就算還會有另一個新王朝的王爺,再修一座齊名的園林,再過那樣的生活,人們也不會相信他能和龐山王一樣。只有龐山王,能在奢華和揮霍無度之間維持平衡,能把握優雅和附庸風雅的界限。
人們私下散佈關於龐山王下落的各種傳奇,續寫他本人不曾留下的故事。
有些故事裏,他和唯春園一起涅槃。有些故事裏,他遠走高飛。人們更喜歡前者,因為在後者的故事裏,他可以是流亡的前朝末裔,他可以活着,但不能再是唯春園的主人。不能逍遙快樂的龐山王,也就不再是人們嚮往的那個他。
後來人們又有了他的消息:畢竟還有一群人,不是把他當作唯春園裏的貴公子,而是元氏最後的正統血脈,復興大
29 孤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