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嚴穆所居園墅後,程遐便登車即刻趕往建德宮去拜見主上。
此前程遐擔心中山王掌兵之後會對自己更加不利,所以當主上決定讓中山王掌兵南征時,程遐可謂心灰若死。可是隨着大軍開拔,他又感覺到此事也並非完全就是有害,反而是自己一個機會所在。
今次中山王爭取兵權,其實多多少少都犯了主上的忌諱,也令主上更深刻感受到中山王所具有的威脅。所以也不再是此前那樣姑息養奸,態度開始有所轉變,尤其加強了對於太子的扶植。
中山王率軍離開之後,主上便命太子坐鎮鄴城,車騎、驃騎等軍府禁軍俱都歸於太子執掌。而且對程遐也不再是此前的冷待態度,又開始讓他介入到許多軍政事務中以輔佐太子。
國中甲士普發,難免會令國內空虛。雖然襄國、鄴城等國中核心區域仍有數萬精銳禁軍坐鎮,震懾境中,但若邊境胡眾趁着國中大舉用事之際而作亂,則不免就乏於調度,顧此失彼。
所以在大軍開拔之後,主上便又下令四野郡國良家遷附於內,以充京畿地實,同時普征畿內良家子弟披甲入軍,拱衛京畿。
這一次擴軍規模並不算小,而且不再是以往那樣直接抽丁募武以充軍用,多有桀驁雜胡充塞軍陣,主體乃是晉人良家,而且法令森嚴,已經有了中國之主整備王師的氣象。
程遐私下竊覺主上這是打算藉機以肅清軍伍中那些亂象,以及用事以來因於權宜而滋生出的勾結牽扯和弊病。此前因為大軍充塞於內,諸將派系林立,彼此勾結包庇成風,哪怕是主上也不敢輕動這些人的權柄。而中山王也正是基於此點,因此才有那麼張揚狂妄的作風態度,甚至連主上的命令都時有違抗。
眼下諸軍都遣於外南征殘晉,正是創建新軍歸於法制的機會。以此觀之,主上將中山王外遣,大概也有此類用心在其中。來日南事悉定,大軍歸國,新軍也已經成就規模。屆時再與舊軍糅合裁汰,新的格局秩序自然會很快建立起來。
雖然此舉或會令前線將士略懷不滿,但主上既然敢為此規劃,想必也是自有其安排。而且憑藉主上的威望,再輔以懷柔策略,不會釀生太大的動盪。最重要的是,能夠將最重要的軍事釐清,讓太子得以有足夠的基礎繼承國祚。在這方面,主上也真是用心良苦。
程遐久從於石勒,能夠居於如今的顯位,當然不可能僅僅只是靠着裙帶關係。在奇謀定策方面,他是比不上已經去世的張賓。但是講到具體的處理政事庶務,他也是國中首屈一指的謀臣。
要擴充國中禁軍,關係到民籍、資用以及郡國諸多政令配合,這是程遐的長處。主上要為太子構建起足夠制衡老臣的力量,自然繞不過程遐。
眼下中山王離國遠征,沒有了直接的壓迫,又被主上重新重用,諸多軍政事務託付,所以這段時間來程遐真是久違之吐氣揚眉。原本略有冷清的門庭再次變得喧鬧異常,諸多晉、胡人家競相投獻。要知道程遐所恃者不獨獨只是當下的權柄,還有來日太子繼國,必為輔政重用,所以很快又變得炙手可熱。
今次建軍,主上特意繞開一些舊從老臣,這也給了程遐以機會,在輔佐太子擴軍的同時,逐步將自己的親信安插在新成的禁軍之中,總算得以染指舊年被主上嚴防死守、不許他插手的軍權!
因於近來際遇的變遷,終於有了託孤重臣該有的待遇,所以程遐早年對主上偏望猜忌所積攢下來的怨氣,一時間也是蕩然無存,心中更有一種要披肝瀝膽、竭盡所能報此知遇之恩,輔佐太子成就盛世之志的情緒在蕩漾着。
今次苑中再有急詔,程遐倒也不疑有他,近來主上多召見他相談備問國事,每每至於深夜。因而一路上程遐連連催促御者疾行,勿使主上久候,很快便從側首宮門進入了建德宮。
入苑之後,早有內侍在宮門內等候多時,待到程遐入內,便急匆匆引領他往苑內行去。程遐隨行其後,眉頭卻微微皺起,近來主上召見他俱是步輦迎送,今次卻沒有,讓他跟在內侍身後一路趨行,頗失大臣品格,因而有些不滿。不過轉念一想大概是主上有急事要詢問,因而忽略了這些小節,因此些許不滿便也漸漸釋懷,反而跑得更快。
可是很快他就發現此去並非前往主上宮室,而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