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正是大年三十,李風雲在觀武台再次聚集谷中眾人,拜公孫無憂為軍師,有總領藏軍谷與游擊營之權。又在藏軍谷大擺盛宴,慶祝新年。
第二日,已是開運四年(注1)正月初一,李風雲帶着蘇語儂和兩名親兵離開了藏軍谷,前往江南去請花解語。
一路上各種消息不斷傳來。
符彥卿從鬼門關掙扎着回來,身體略有康復後,耶律德光特地召見了他,追問他為何屢次與契丹對抗,符彥卿答道:「當初臣只知為晉主竭盡全力,今日死生聽陛下決定。」說罷閉目待死。
耶律德光聽罷,哈哈大笑,如今中原鼎定,他已經沒有什麼必要殺符彥卿壞自己的名聲,而且經過滹沱河一戰,符彥卿已經與杜重威反目成仇,正好能牽制杜重威,於是便將符彥卿放了。
聽了這則消息,李風雲略鬆了一口氣,當初的那些好友,總算有一個人活了下來。
景延廣也被抓了,這位當初不可一世的大將軍並沒有抵抗,束手就擒。以他的武功,想要衝出重圍,也並非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不過他能逃,數百族人家小卻逃不了。
不久,景延廣在獄中自盡。
這消息叫李風雲不勝唏噓。他與景延廣並無深交,甚至都未曾見過面,不過景延廣畢竟是一時的風雲人物,武林宗師,對大晉可謂是忠心耿耿,只是處事方法有欠妥當,結果英雄日暮,但求歸隱田林而不得,最終死於獄中,可悲,亦可嘆。
倒是李風雲的老師魯國公馮道安然無事,耶律德光諷刺了他幾句,說他效力晉國,卻毫無建樹。
耶律德光問道:「你為什麼來朝見我?」
馮道答道:「我既沒有地盤,又沒有兵馬,怎敢不來?」
耶律德光嘲笑道:「你究竟是一個什麼樣老頭?」
馮道道:「我是個無才無德、愚蠢遲鈍的老頭。」
耶律德光拿他也無法,沒有再為難他。
天下大變,這隻老狐狸果然如李風雲所料,依然能安然無事躲過一劫。
大晉開運四年正月初一,在李風雲離開藏軍谷的同一天,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也率三十萬兵馬南渡黃河,來到了開封。
晉國的文武百官在開封北向大晉皇帝石重貴辭別,改穿白衣紗帽,迎接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在路旁伏服請罪。
契丹皇帝耶律德光頭戴貂帽,身披貂裘,內裹鐵甲,立馬於高崗之上,喝令歸降的百官起立,改換服裝,安撫勉慰百官。
左衛上將軍安叔千從百官的行列中站出來,向耶律德光說了一番胡語。耶律德光道:「你就是『安沒字』嗎?當年你鎮守邢州時,已多次向朕輸誠,此事朕一直都沒忘記。」
安叔千大喜,歡呼跳躍,拜謝而退。
大晉皇帝與太后以下在封丘門外迎接契丹皇帝,耶律德光推辭不肯相見。
後正月初五,又下旨降大晉皇帝石重貴為負義侯,令其安置在黃龍府,暫遷石重貴及其家人於封禪寺。正月十七,耶律德光命令將石重貴與李太后、安太妃、馮後與弟石重睿、兒子石延煦、石延寶全部押往北國,後宮左右隨從約一百多人。契丹派三百名鐵騎名為護送,實為押解,又命原後晉中書令趙瑩、樞密使馮玉、馬軍都指揮使李彥韜與他們同行。
路上,經常因糧草供給接不上而斷食,而那些舊日的臣下竟沒人敢前來迎接覲見的,只有磁州刺史李迎在路旁邊拜謁。
君臣相對泣下,李迎道:「為臣無能,有負於陛下。」於是把自己所有的財物都獻給了石重貴。
行至中度橋,見杜重威寨,石重貴嘆道:「天乎!我家何負,為此賊所破!」慟哭而去。
可憐石重貴先前聽說契丹皇帝將要南渡黃河,想和太后事先到前面迎接,以討號耶律德光,希望藉此能讓晉國苟延殘喘下去;張彥澤事先也有奏報,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並不同意。
晉國的官員又想出讓石重貴仿效古例,口銜璧、手牽羊,大臣拉着車上的棺材,到郊外迎接契丹皇帝的主意。
耶律德光道:「我派奇兵直取大梁(注2),不是來受降的。」
顯然,耶律德光沒有打算讓大晉繼續存留下去,即便連劃出一塊十多里的地方,讓大晉顧全最後的顏面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