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放心!」劉知遠長吸了一口氣,平息了一下心中的怒火,道,「朕答應過你,不會殺你,就絕不會食言殺了你。
說實話,朕真不願接受你的投降,可是,看到從城逃出來的餓得奄奄一息的百姓,朕心軟了。那都是朕的子民,朕不能因為你一個人,讓朕的子民跟着你一齊受罪!所以,朕不但同意了你的投降,還會授予你重勛。這一點,朕一定會做到,不是因為你,而是因為朕要讓天下諸侯看到朕的誠意,早些平息中原的戰亂,還百姓一個郎朗乾坤!」
聽了此話,一邊的李風雲心中心潮澎湃:「看來,劉知遠並不是一個忘本之人,天下交到他手中,未必不是一件壞事。我又何必再做出那些多餘的事,舒舒服服做一個安樂公豈不快哉?」
但旋即李風雲又想道:「當年大唐太宗皇帝,又何嘗不是一代明君?可是大唐又興盛了多少年?算起來也不過百餘年的光景,安史之亂之後,黎民塗炭,國勢日促,始終逃不脫一雞死一鳴的盛衰格局。
即便劉知遠是李世民那樣的曠世明君又怎樣?那樣的治世又能保持多久?到頭來還不是幾堵殘垣,數堆敗瓦!既然明知如此,又何必因循守舊?世上的事,只要敢試,總能找出路來。」
想到這裏,李風雲的目光又堅定起來。
「……好了,杜將軍,你能明白最好,總之,你以後,朕是不會再讓你帶兵了。這是為你好,也是為天下黎民着想。
你,朕可以保你平安,可是你那些助紂為虐的部屬,專橫跋扈,目中無人,朕卻要一一清查,若有為惡者,朕必明正典型,絕不姑息。杜將軍,你可有意見?」
杜重威哪敢說半個不字,當即表態,咬牙切齒道:「老臣這一生,不能保全名節,最終淪為罪臣,都是為這些賊子所誤,如今想來,悔不當初,陛下直管下重手懲治,莫要顧及罪臣顏面。」
聽到此處,李風雲心中一陣冰涼,杜重威那些部屬愛將,雖多有行為不端,但也是天下武將的通病,若真要一一細究起來,恐怕天下武將中,沒有幾人是乾乾淨淨的。劉知遠此舉,無疑是要去除杜重威的羽翼。
杜重威的這些心腹愛將,縱使有百般不是,但一直都對杜重威忠心耿耿,即便是最危難的時刻也不離不棄,現在杜重威竟然為了保全自己,竟然一句情也不求,反而將自己的罪責都推到部屬的身上,實在讓人不齒。
想當初,李風雲初見杜重威時,還覺得他是一位善長仁翁,是一代梟雄,沒想到他竟然是這樣一種人,無情,無義,也無德。在他心中,只怕只有利害,任何人在他心中,只是一把工具,當還有利用價值之時,便百般禮遇與籠絡,一旦涉及生死利害,便立刻變臉,棄之若破履。仔細想來,杜重威對自己的女兒杜如月又何嘗不是如此。
這樣的人,難怪符彥卿會離他而去,又難怪王重胤會戰死疆場。
思及至此,李風雲心中暗自感嘆,幸虧當初他李風雲被石重貴調離了杜重威部下,要不然,縱使李風雲再驍勇善戰,也未必能落得比王重胤更好的下場。
難道天下間的梟雄都是如此?都只不過是玩弄人心的好手,所謂的臣子、家人、萬千子民、社稷江山都不過是他們手中的棋子,隨時都可以捨棄。
所謂君王以天下為棋局,難道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李風雲搖了搖頭,想把這個念頭甩出腦外,誰知這念頭卻深深地紮根於他腦中,怎麼甩也甩不掉。
如果真的是這樣,那豈不是說天下的君王,其實都不過是這世上最無恥、最無情、最無義的自私之徒?所為天地君師親,不過是他統治天下百姓的方法;所謂忠義理智信也不過是他愚弄臣民的手段;所謂以德治國,不過是擺在街頭小攤前的狗肉招牌……
李風雲越想越盛,越想越害怕。他感覺他似乎已經撕開了那裹在君王表面的一層層華麗衣衫,露出了天下君王充滿腐臭的那醜陋不堪的肉身。
該怎麼辦?
一個疑問在李風雲心頭升起。
平等?
平等只是一個理念,如何構建起一個完整的體系卻是另外一回事,李風雲覺得這件事已經刻不容緩,否則,即便日後風雲衛取得了天下,建立起來的,也不過是另一個王朝,即便能擁有大唐的輝煌,也難免
第六百一十四章 受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