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啟微微點頭,感慨的道:「京營從祖宗時起就崩壞了,非是朕的責任。然而十幾萬人,占役頗多,怕有過萬人為幾百家太監和勛貴,還有大臣家裏佔用,皆是功臣之後,又在替朕和朝廷效力,如果朝廷認真清理,又恐挫朝中百官和勛貴之氣,只能暫且隱忍,留待太平時節再慢慢梳理了。卿為人魯直,強項敢言,這是卿的長處,在京營好歹有朝官看顧,到了地方為將,需得多做事,少說話,有甚事可以上奏給朕知道,朕已經有言在先,凡大同,宣府,薊鎮,還有甘肅,寧夏,榆林各鎮邊將,游擊以上奏事,皆拿給朕親自閱看,卿去宣府任東路懷來永寧參將,與黃得功一起,替朕重建宣大邊防,此兩鎮和薊鎮尤為要緊,卿其勉之!」
周遇吉下拜道:「臣雖武人,也敢學武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人說話果然魯真,沒有一點兒迴轉曲折,一旁的禮部郎中臉都變色了,哪有在君前這麼奏對的,也太憨直了些。
好在皇帝並不介意,甚至有些欣然。
「武臣若都如周卿這樣,朕無憂矣。」皇帝先輕輕說了一句,接着道:「黃得功與周遇吉都可以多帶本部兵馬並家丁出京,五軍都督府和兵部要好好幫着他們,不要叫將軍無錢無糧,將士們忍飢挨餓,兵士和家眷都要安置好才是。」
天啟轉向看身邊的一個司禮太監,說道:「司禮知會內閣,寫旨來批紅。」
「奴婢遵皇爺旨。」
這時人們都知道接見完畢,禮部郎中率兩個武將行禮告辭,待他們抬頭時,皇帝已經不在御座上了。
「周將軍,恭喜了。」
在出了禁城,將要到東安門附近時,兩個武將謝過了帶班的禮部官員,又拜謝了引路的宮中內使,並且給對方不菲的紅包,接着面面相覷,還是黃得功人情世故上要更好一些……事實也是如此,原本的歷史軌跡上黃得功很快會被人舉薦出京,在馬世英麾下帶兵,馬巨英原本就是相當能幹的文官,有了黃得功之後更是如虎添翼,其先任巡撫,後任總督,不管是張獻忠還是李自成都沒有能染指南直隸。
馬世英和史可法在南直隸絕對是崇禎的一步難得的妙棋,保住了南直隸乃至身後閩浙,湖廣也只是湖北一部份地方被李自成佔領,張獻忠一直未能立足,但最要緊的就是南京這個東南政治軍事財賦的中心一直在,安然無事,而江南富裕,丟掉了北方的爛攤子其實並不是壞事,在當時已經積重難返的前提下,崇禎要是能痛下決心早點南遷,恐怕最壞的結果也就是南北分治了。惜乎,當時已經不是天啟皇帝,而是始終有中二少年氣質的崇禎皇帝在位了,害慘了自己和大明皇室,其妻妾子女皆不得善終,華夏也沉淪了三百年。
黃得功知道周遇吉也是京營中少有的有本事的將領,平時酷愛讀兵書,練兵也有章法,對部下很好,所以其部也是京營中很有戰鬥力的一部,人數肯定不多,京營游擊又不象外鎮游擊有自己的地盤,有相當多的額外收入,一個遼鎮的游擊可能有好幾百家丁,憑藉世襲的領地可能有上千的佃農,另外可以用差事來賺取額外的好處,比如代管軍械,管城防等事。周遇吉在京營肯定沒有自己的土地和佃農,也沒有多少來錢差事,那些都是世家紈絝把持着,京營武官一年從皇家內庫拿走百萬兩銀子,是一筆相當大的開銷,但每年的軍費開銷還是被他們貪污走大半。
這也是皇帝的信心所在,從京營出來的武官,想拉攏可真是要下大本錢。
兩個武將一向有交結之意,畢竟京師就這麼大,幾個出名的將領彼此早就熟知對方的姓名了,可是一個在三大營,一個是四衛勇營,交結起來頗多不便,今日也是難得的機會。
周逢吉拱手致意,笑道:「更加要恭喜你了,黃帥。」
「哪裏。」黃得功道:「不是我矯情,實在是對此行有些憂心忡忡。」
「不瞞黃帥,我也是啊。」
兩人相視苦笑,周遇吉道:「我們先出皇城,我知道東安門外有一家大酒樓不錯,菜很精緻呢。」
「不如去我們靈壁會館,那裏的菜更是一絕,我要請周兄吃一吃我的家鄉菜。」
「既然黃帥這麼說,在下只能跟着黃帥走了。」
京師百萬生民
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兩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