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有些遠了,仁宗的旨意被記錄下來,在當朝得到了幾乎全部參知政事的同意之後,幾乎不存在任何的問題,趁熱打鐵,仁宗還想把另外一個重要的項目給確定下來。
繼續的說道:「好了,就這麼決定了,5年的培養期,暫時不定儲,到五年之後,根據學業的考核,大臣的評價,每隔一段時間,會封存聖旨,進入到大殿的正大光明匾額後面,一旦我不幸身故,就以這個聖旨,由宰撫和領太監共同開啟,以作為立儲的憑證!」
趙信幾乎是全盤的照搬,在跟仁宗的書信之中,甚至把康熙最後的立儲於鼎後,都拿出來了。
這件事情,康熙的本意是,避免太子遭受到攻殲的,畢竟,立下的太子,成為所有人的公敵,哪怕你做的再好,有無數的繼位者攻殲,他也會出問題,而伴隨着太子失分,他的心態也就會發生變化,甚至為了皇位,不惜攻擊他。
這件事情,或許會危及到仁宗自身的安全,只有懸旨匾後,才是最佳的解決方案。
這也是有些聰明的,在短時間之中,想到的唯一的漏洞,那就是,只要在教學的進展之下,這些繼承人經過了幾年的學習,幾輪的考核之後,成功的成為了准繼承人,為了判定他們是否擁有執政的能力,幾乎必然要進入到各個領域之中,以判定誰更加的優秀。
這同樣是以前沒有有過的,以前就算有太子,有的繼承人,也有一些皇家的課程,那些課程多是一些儒家的,或者是有皇帝傳授一些帝王心術。
以皇家的條件,以遍佈天下的大儒,可是要麼培養出來的,是一個不通庶務的書呆子,比如說,比較有代表的,就是建文皇帝朱允炆。
再或者,就是完全沉浸於帝王心術,挑撥離間,卻把皇位和天下搞的一團糟。
這兩者都不是大臣們希望的,大臣們希望的是一個對朝政了解,手腕成熟,推動着整個北宋向前發展的。
特別是那些參知政事們,他們的地位更高,見識更多,他們也已經從北宋目前的狀況之中,看到弊端的存在,這也是皇帝推動范仲淹變法的根本原因。
一些大臣沒有加入,就是因為,仁宗子嗣不旺,天知道皇帝還能夠執政多久,20年已經在皇帝之中,算是很多的了,萬一,那麼爭奪和波折就不可避免。
5年的時間不立儲,只是培養繼承人,這一點,沒有人反駁,也沒有辦法反駁。
仁宗把立儲放在了5年之後,可是現在仁宗才34歲,5年之後,也不過是39歲,正值壯年,而且仁宗的身體也米有什麼問題,就算出問題了,以前是沒有選擇,現在有8個選擇,大家推舉就是了。
比起之前,只有趙昕一個,還體弱多病,經常傳出不健康的皇子來說,這些從數百,甚至是上千宗室之中挑選出來,他們的身體是肯定沒有問題,到時候選擇一個最聰明的,健康的就可以了。
哪怕汝南郡王再怎麼的不甘心,在所有人都已經同意的前提下,他也翻不出來什麼浪花,大勢所趨,甚至說,他連阻擋的能力都沒有。
他這才明白,並不是仁宗失心瘋了,仁宗非常的清楚,他早就打算好了,如果是之前,他提出讓苗定的勳爵,甚至後面的侯爵,絕對會提出反應的,可是現在,軍功在身,又有伯的名頭,晉升為侯爵,幾乎是沒有任何問題,已經不需要他的支持了。
仔細回想起來,真的仁宗不跟他交易,他能夠阻止麼?
汝南郡王希望是,可是翻過頭想了之後,最終的結果卻是不是,沒錯,苗定這個身份,直接封伯,甚至是封侯,這有些一步登天,沒有他汝南郡王的支持,實現的可能性不大。
可是這對於接下來的事情有影響麼?仁宗不過是趁着這個,算計他了一筆而已。
苗定苗家嗣子的身份,又是貴妃的娘家,封個男,甚至是子有什麼難度,保州兵變,他算是知情人,沒有苗家莊,早就成功了,又何來這麼一場風波,團練雖然是普通部隊,可也算是正統的身份,團練使也是進入到文官武將序列,他們立下了斬首大功,升一兩個級別,完全沒問題。
汝南郡王哪怕事先知道,仁宗把一切的計劃擺在他的面前,最多,也就是讓苗定從保州候變成保州伯,區別大麼?不大,可是他能夠改變麼?
大勢所趨,
第三百零四章 懸旨匾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