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戈津無論如何也沒想到柏毅竟然在這個時候向他發難,更沒想到柏毅居然還跟科羅廖夫扯上關係,說起來這事不怪別人,要怪只能怪羅戈津自己太小看柏毅了,儘管兩人接觸的時間很多,甚至為了技術和引進設備和材料兩人經常吵得不可開交。
可羅戈津就沒把柏毅放在眼裏,只覺得這個跟小學生差不多的年輕人根本沒資格跟他對等說話,至於所提出的裝備技術更是不切實際的天方夜譚,也正因為如此,連帶柏毅這個人他都懶得調查。
畢竟在中蘇友好的大環境下,他們這些被稱為「老大哥」的蘇聯顧問們足以在中國橫着走,所以即便柏毅能通天,羅戈津也無所謂,要知道這個時候中國的天可是由他們蘇聯罩着的,就算再大能有蘇聯的大?所以羅戈津根本就懶得理會柏毅的一切,只覺得這個不懂事的年輕人就算翻再大的浪也逃不出他們蘇聯顧問的掌控範圍。
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自打中蘇正式建交以後,中國方面上至軍隊使用的武器裝備,下到黎民百姓的工業必需品,基本上都是從蘇聯進口,白雲廠也不例外,很多生產必須的材料基本都是靠從蘇聯進口才能維持正常運轉。
羅戈津這樣的蘇聯顧問雖說沒有兩國貿易的決定權,但卻有着不可忽視的建議權,只要他們稍稍歪歪嘴,就有可能導致某些行業的進口必需品銳減,不說別的,白雲廠原本計劃申請的全套生產線和大批材料,便是因為羅戈津向國內發送的一份報告而銳減9成。
正因為如此,想羅戈津這樣的蘇聯顧問可謂是有恃無恐,根本就沒把柏毅當回事,卻沒想到就是這麼一個被羅戈津看上眼的「小角色」,卻在今天用一個又一個性能優異的武器裝備,不但征服了在場的蘇聯顧問,更征服了究竟戰陣的科羅廖夫將軍。
若僅於此也就算了,羅戈津無非就是被打個臉,在同僚和中國人跟前丟點面子,至於其他實質性的東西根本就不影響,卻沒想到,柏毅竟然如此睚眥必報,直接給他來了個釜底抽薪,在眾人面前直接將他的事攤開,逼科羅廖夫表態。
更重要的是,柏毅居然在蘇聯軍工廠坐過實習生,之後還參加過蘇德戰爭,並隨着蘇軍一路打到德國,巧合的是,柏毅所在的部隊,竟然是科羅廖夫所轄的勁旅,要知道柏毅所在的蘇聯第三近衛集團軍的司令就是科羅廖夫。
如此種種貼合在一起,羅戈津方才猛然發現,柏毅哪裏是什麼「小角色」,簡直就是龐大到爆的「霸王龍」,這一套履歷下來,別說是在中國,就算是在蘇聯那也是響噹噹的好同志,更何況他還有兩款新式武器傍身,如此既有能力又有過硬資歷的人,再碰上個說一不二的老上級,羅戈津只覺得自己實在是拿雞蛋撞石頭——蛋疼的要命!
於是乎羅戈津無窮無盡的悔意從心內深處噴發出來,瞬間涌遍全身,擴散在每個毛孔,他沒辦法不後悔,如果當時他能稍稍正視一下柏毅,調查一下他的背景情況;如果能在技術爭執中不那麼強勢;如果在柏毅和總後首長申請援助時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果能以一個平常心看待這次測試而不來湊熱鬧……
如果還有很多,但此時此刻羅戈津已然沒有再次如果的機會!
「羅戈津的確國際主義觀念薄弱,工作上也太過主觀,這個問題我們也發現了,目前已責成羅戈津同志作深刻檢討……」
科羅廖夫在與柏毅親切拉上關係之後,一張肥嘟嘟的大圓臉頓時一沉,直接當着柏毅的面對羅戈津進行了嚴厲的批評,羅戈津面色灰敗,儘管是入冬時節,可他額頭上卻冒出細密的汗珠。
沒辦法,科羅廖夫的批評十分嚴厲,以至於羅戈津打心裏直突突,生怕一個不好,眼前這位對顧問有着「生殺予奪」大權的總顧問就讓他捲鋪蓋走人,若真如此的話,那便意味着他羅戈津的腦袋上便等於被扣上一頂的大帽子,以蘇聯此時的政治環境,頂着這個帽子的羅戈津這輩子就算徹底廢了!
所以羅戈津的冷汗才會涔涔而下,不過好在科羅廖夫並沒有將他打得那麼狠,整個批評也更像是高高舉起輕輕落下,話說得都很重,但核心的東西,科羅廖夫是一個也沒碰,羅戈津能混到出國當顧問,自然是通透之人。
一下子便想明白科羅廖夫的用意,跟柏毅拉關係,乃至痛批自
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正的實戰裝備(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