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涼州叛軍圍攻陳倉縣城日久而不能克,軍糧耗竭,補給中斷,疲敝而退。更新最快
皇甫嵩下令追擊。
董卓抗旨,違背朝廷命令,不去任職少府,自然不希望朝廷獲勝,便勸阻道:「將軍,窮寇勿追,歸眾勿迫!」
皇甫嵩則反駁道:「叛軍是喪失鬥志的疲師,而不是歸眾、窮寇!」
隨後,皇甫嵩感覺董卓不願出戰,便讓董卓負責殿後,自己率軍追擊,連戰連勝,斬首萬餘級,叛軍首領王國逃走後不久病死。董卓因此更加忌恨皇甫嵩。
皇甫嵩也並未趁勝追擊,奪回涼州,而是鎮守三輔,與京兆尹蓋勛一同負責三輔地區的軍務。
蓋勛上任後,認為長安城士兵只有五千人不足以完成防衛為由,向朝廷申請徵兵滿萬,劉宏批准。用處士扶風士孫瑞為鷹鷂都尉,杜陽魏傑為破敵都尉,京兆杜楷為威虜都尉,弘農楊儒為鳥擊都尉,長陵第五為清寇都尉。凡五都尉,皆素有名,悉領屬勛。
董卓最是鬱悶,不但寸功未立,而且地位低於皇甫嵩和蓋勛,且朝廷對其忌憚不已,還想削其兵權。
是時,靈帝得了重病,對董卓更不放心,下詔拜董卓為荊州牧,其下屬軍隊轉交給皇甫嵩,這是當時天下第七個州牧,可見地位之崇高。
董卓與女婿協商後,看穿朝廷的陰謀,便接受任命,但是不肯交出軍隊,上書辯解道:「我掌兵十年,士兵上下和我關係太好了,都要為我賣命,我乞求帶這幫士兵去荊州,為國效力。」
皇甫酈勸說從父皇甫嵩趁機除掉董卓,皇甫嵩不從,只是將董卓不肯交出兵權的事上奏朝廷。於是,靈帝下詔責備董卓,董卓對皇甫嵩又更加怨恨。
近有皇甫嵩的大軍,遠處有廣年侯周飛的大軍,董卓不敢過於強硬。
最終,董卓迫於壓力,帶了五千人從右扶風出發,但是到了京兆尹,便停留在了藍田縣,並派人搶佔武關,董卓是想觀察雒陽局勢,且能進退自如。
這時的董卓沒有自己的地盤,還不能定義為軍閥,只是有他自己的隊伍,他佔領武關,進可南下佔領富庶的荊州,退可縮回他熟悉的關內。
陳倉叛軍大敗,消息很快傳到朝那城,令羌人部隊官兵心中沮喪,有人感到恐懼不安;若是漢軍攜新勝之軍北上,內外夾擊,他們必敗無疑。
城外的騷動氣氛,義最先感知到,感覺羌人內部肯定發生了什麼事情,認為出擊時機已到,便向沮授匯報,並請示出戰。
沮授心中有數,義的匯報,讓他立即明白了羌人營地騷亂的原因,感覺主公高順果然高明。於是立即召開軍事會議,商議反攻之事。
對此眾人皆非常積極。
義願帥本部官兵為先鋒;徐晃和顏良皆表示願意打頭陣。
沮授止住眾人的吵鬧道:「羌人士氣低落,兵無戰心,將無戰意,務必在第一波便給予他們猛烈的打擊,擊潰敵人,然後乘勝從後追擊;蕭關狹長路窄,必不能容羌人大軍及時通過,奪路之下,必會發生相互踐踏事件,此時可順利接納投降的羌人;若有可能,蕭關和高平城皆會順勢而下。」
眾人深以為然。
義建議道:「軍師,敵人急於撤退,必會死戰,可以派先登營頂住羌人的進攻,以強弩射之,打亂其陣型,致其混亂之機,左右兩翼騎兵強勢反擊,效果更佳。」
沮授感覺義的建議更好,若是頂不住羌人的第一波進攻,何談反擊?便同意了義的建議,並派出四屯陷陣營協助。
義以陷陣營乃軍師護衛為由,拒絕了沮授的建議。
沮授只留八千步兵守城,剩餘兵馬全部投入作戰,畢其功於一役。
先登營在義的建議下,高順耗費了大量資財,裝備的是重甲、巨盾、強弩、班鋼長矛和班鋼(麻鋼)腰刀。
先登營是第一批成建制裝備班鋼腰刀的部隊,足見高順對這支部隊的重視程度。
義在城內演練幾次,第一排是五百巨盾,面積大,厚實,且包了一層厚厚的鐵皮,非常沉重,其下有尖,能插入土中。
相互穿插的是五百長矛兵,矛長兩丈,專門對付突騎兵。
隨後是一千弓弩兵,裝備腳踏奴和三石弓。
另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