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謙的兩個孫子,陶信和陶勇,拜高順為師後,兩人的關係更加融洽、親密;陶謙感覺靠上了大樹,有了依靠,可保家族長盛不衰,而高順對徐州志在必得。
現在徐州局勢複雜。
文官以別駕趙昱和治中王朗為首,對陶謙忠心輔佐,而陶謙對他們也極為信任,使得他們形成官僚集團。
武官以曹豹為主,又分成幾個派系,以曹豹為首的是士家大族;徐盛為首的是年輕,且出身卑微的一群武將;;還有陶謙的嫡系,丹陽兵;以及收編的眾多黃巾賊。
陶謙喜貴嫌貧,看不起寒門之人,那些出身卑微的人和投降的黃巾賊,只會被利用,不會被重用,這也是徐盛暗中投靠劉備的原因之一。
世家大族以下邳陳家陳珪為最重,陳家在徐州有着廣泛的影響力。
陳珪,字漢瑜,徐州下邳(治今江蘇睢寧西北)人;出身士族名門,與袁術等人都是公族子孫,從小便有交情;乃廣漢太守陳亹之孫,太尉陳球之侄,吳郡太守陳瑀(一作陳璃)、汝陰太守陳琮的從兄弟,;陳珪最初被察舉為孝廉,官至沛相。
商人集團以糜家為首,通過貿易,緊緊的把徐州的眾多商戶聯結在一起。糜家搬遷到琅琊郡,高順卻讓他家代理徐州的棉布、精鹽、美酒等眾多物資,糜家在各郡縣與當地商家合作,獲利匪淺,眾多商戶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此外,還有公孫瓚的軍事勢力,現在劉備又從中分出,自成一股勢力,他們倆算是小一號的軍閥;陶謙看不起他們,只想利用他們,現在,陶謙靠上了高順這棵大樹,自然更看不起他們了。
劉備與徐盛驅逐了張超,暫時割據廣陵郡,形成事實上的獨立。
陶謙心中憤恨,表面不動聲色,暗中卻有驅逐或者消滅他們的打算;徐盛的一萬步兵,戰鬥力極強,他們忠心的是陶謙,而不是招募他們的徐盛,若是陶謙出面招降,他們肯定會在城內呼應,將劉備和徐盛就地殲滅;他現在顧慮的是公孫瓚,公孫瓚的實力更強,不好處理。
第三天,高順受邀去陳家做客,並邀請陳珪之子陳登去冀州為官,被陳珪拒絕了。
第四天,高順受邀去曹家做客;曹豹欲把其女嫁給高順為平妻,被高順拒絕了。
陳家只求自保於徐州;曹豹卻有更大的野心,若是曹家靠上高順這棵大樹,曹家將不再局限於徐州,必將飛黃騰達。
第五天,高順已基本了解清楚徐州的情況,與陶謙進行了一次詳細的會談,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陶謙現在有了依靠,可不是當初僅僅將他們驅逐這麼簡單,他更想收編那些騎兵為己所用。
高順首先問道:「陶先生,徐州還有什麼困難?」
陶謙正盼着高順如此問,便說道:「老夫受朝廷之令,派部將徐盛和客軍劉備驅逐廣陵郡太守張超,沒想到劉備狼子野心,說服了徐盛,霸佔了廣陵郡,割據一方,是可忍孰不可忍?若是其他郡縣效仿,如之奈何?必須挫敗他們的陰謀,以儆效尤。」
高順明白陶謙的意圖,便說道:「哈哈,陶先生不要操之過急,只需堅守下邳城,便保徐州無虞;劉備與徐盛不會反擊袁術,而劉表也不會動用大軍,等袁術穩定下來,肯定會找劉備報仇,到時候他們抵擋不住,肯定會前來投降。」
陶謙見高順揣着明白裝糊塗,便直接問道:「鎮遠,那時間太漫長了,遲則生變,如何才能驅逐劉備,安全收編他的騎兵呢?」
他可是對劉備和公孫瓚的騎兵非常眼熱,若是有了這些騎兵,徐州的軍事實力必將再上一個台階。
高順想了一下後道:「若是只驅逐劉備,收編他的騎兵,倒是很容易,就怕引起公孫瓚的敵意,事情反而不美,務必想個萬全之策。」
陶謙就是因為沒有萬全之策才求助高順,便說道:「哈哈,老夫知道鎮遠智謀超群,那就勞駕鎮遠想辦法了。」
高順仔細思索一下道:「先生,劉備僅有幾千騎兵,非常容易收編,而公孫瓚有近兩萬軍隊,實力強大,難以收編,若是將其調離,也就威脅不到徐州的利益了。」
陶謙心中大喜,忙說道:「鎮遠,快說說,如何做?」
高順道:「先生,此事簡單,可分兩步走,第一,派人聯絡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