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鬥持續到天黑,雙方鳴金收兵。
孫成、曹山等人返回的時候,渾身是血,不過他們直呼殺的過癮。
高順道:「先別高興了,還是先去看看傷員,統計戰損吧。」
冷兵器時候的戰爭,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即便佔有巨大的優勢,下午的作戰中還是傷亡了三千多高級騎兵和四千多高級步兵。
幸運的是高順這邊有大量高級醫工,能對傷口進行清洗和縫合,但是還是有大量的人成為終生殘疾;能保住他們的性命,高順已非常高興。
蠻夷的傷亡數量更多,不幸的是他們的傷者只能等死。
大月氏人已被打怕了,他們的戰鬥意志最低,傷亡也最多,一萬騎兵幾乎全軍覆沒。
鮮卑大王拓跋力微卻是信心十足,他們有二十多萬兵馬,依然佔據絕對優勢;他惱怒的是匈奴單于不善於利用自身優勢而與漢人死拼,逞匹夫之勇。
對於眾人的不理解,匈奴單于也有他的苦衷,於是向眾人解釋道:「今天之所以如此安排,一是試探漢軍的戰鬥力,二是降低漢人的警惕心理。」
拓跋力微問道:「現在試探出來了,不知單于有何打算?」
單于道:「漢人的優勢是背靠城池,他們的劣勢是官兵人數大大少於我方;孤計劃,明天繼續讓漢人來挑戰,遠離他們的城池,我們可趁機派出大軍將他們包圍,並派軍阻隔他們與城池之間的聯繫,依靠優勢兵力,先吃掉他們外出作戰的這部分,則城內漢軍就不足為懼了。」
眾人感覺這個計策不錯,皆同意明天繼續再戰。
對於那些蠻夷來講,能想出如此策略,實在難為他們的智商了。
那些附屬小部落的官兵,在他們的眼中就是犧牲品。
第二天馬貴等人繼續出戰,隊形與昨天相似;高順依然在城頭觀戰。
蠻夷繼續派出附屬部落的官兵為步兵,舉着用樹木做成的長槍,排成幾列,不過他們卻沒有進攻,而是把長槍的後跟插入土中,並把大木盾排成一列,原地防守,否則近六米長的沉重長槍根本發揮不出作用。
隨後,他們左右各派出三萬騎兵,將六萬漢軍包圍;其後又有六萬匈奴騎兵出陣,直接穿插到漢軍與城池之間,這五萬人是匈奴主力,其中三萬對付包圍圈中的漢人,三萬阻擊漢人援軍。
看到這種形勢,馬貴猜測蠻夷想全殲他們,便命令立即變陣,步兵在外,騎兵在內,床弩在東,強弩在西,陷陣營分成兩隊,分居南北,就地防禦。
在圓形防禦陣的外側還有三排巨大的拒馬,防止蠻夷騎兵沖陣。
馬貴居中,孫成等人分居四方指揮。
高順站在城頭,也看出了蠻夷的心思;他準備等戰爭開始,根據馬貴的情況,對蠻夷實行反包圍,最好能全殲蠻夷一部。
匈奴單于和鮮卑大王等人對當前形勢非常滿意,這些被包圍的漢軍,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必死無疑;於是他們開始擊鼓,令軍隊發起攻擊。
李強要求,率先對付東西兩側的蠻夷騎兵,於是床弩率先發威,射出一支支利箭,直衝蠻夷騎兵而去,蠻夷密集的陣型,每支利箭都能收穫戰果,至少能擊斃一匹蠻夷戰馬,蠻夷騎兵被摔了下來,被後邊接蹱而至的騎兵踐踏為肉泥。
在利箭消耗完畢之前,蠻夷騎兵是無法靠近的。
歷史上李陵率五千步兵與八萬匈奴兵血戰於浚稽山,殺敵無數,最後箭矢用盡,兵敗被俘,雖敗猶榮。
當時李陵就是採用的這種陣型和戰術。
蠻夷騎兵一次次的衝鋒,皆無功而返,白白損失數量眾多的騎兵,最終,東側的蠻夷不得不採取圍而不攻的辦法。
而西側,每當蠻夷騎兵靠近,千張連弩同時釋放,如雨的箭矢令西側的大月氏人膽寒。
不到中午,戰爭陷入僵持。
既然這樣,高順沒有派出援兵,而是希望馬貴繼續消耗蠻夷的有生力量。
下午,馬貴悄悄的調一半的床弩到南側,利用床弩射程遠,威力大的特點,對蠻夷步兵進行攻擊。
「嗖」、「嗖」、「嗖」......
床弩不斷射出威力巨大的箭矢,直衝敵人步兵陣內,不管是多厚的盾牌皆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