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秋初,高順等人才到達皖縣,而馬貴尚在途中。
高順暫住皖城,任命周飛為豫章郡太守,曹山為廬陵郡太守,秦關為新安郡太守;柴桑等五縣為廬山郡,郡治在柴桑城,太守為房良;每人帶一萬騎兵和五千步兵上任。
江北四縣為安慶郡,郡治暫在皖城,太守為向榮。
好在地方官員已接到朝廷聖旨,交接比較方便;全部郡縣官員皆換成系統官員,迅速掌控了五郡的軍政。
組建商船隊和水軍,大都督還是高偉,負責擴建春谷縣、樅陽縣、尋陽縣、蘄春縣和南昌等沿江碼頭,便於境內物資運輸和貿易。
高順讓他們五人暫時擔任太守,也是權宜之計,待穩定之後,便讓他們頤養天年。
至於眾人最關係的升級之事,高順給他們的答覆是地盤尚在緩慢增加中,年內必能升級。
首先恢復皖縣和尋陽縣之間的湖陵邑(治今太湖縣東)和松滋縣(治今宿松柳溪鄉)的建制,在新安郡設銅官鎮設銅官縣(後世的銅陵,當時的采銅業已非常發達),用來安置那些受傷而不能繼續從軍的官兵;湖陵邑改為湖陵縣。
每位官兵皆可從俘虜中選擇一位少女為妻,一位少婦為仆,兩位男奴為其耕作,並分配二百畝耕地。
每十位傷兵,加一位身體完好的高級步兵,組成一甲,每甲發耕牛一頭或者挽馬一匹;每十甲為一村,十村到二十村為一鄉;甲長、村長和鄉長的主要任務是為傷兵們服務,並協助監視那些鮮卑奴、仆。
在每村設一醫工,為傷員服務;傷員終生免費治療;每縣設三位醫匠、十五位醫工,為一醫堂。
傷兵每月可得兩貫錢的補助,二百畝耕地免稅至傷兵去世為止,此後耕地可由子孫繼承,但是需要繳納賦稅。
每鄉調去三千官兵和一千工匠協助建設家園,至少為每一上報建設一處四合院。
那些被分配下去的奴隸也要從事建設任務。
接下來的任務便是建設安慶城,位置選擇在後世安慶城的位置,北靠大龍山,南依長江;並在城北設大龍關。
系統官兵和李強等人負責修築安慶城和大龍關;僱傭百姓修築從皖縣到大龍關的大道。
大龍關就是後世的集賢關,為安慶城的北部門戶;關外設大龍鄉,作為大龍關的警戒點。
派孫成前去大別山內清理山越人,並考察天柱山的地形地勢,為建設天柱山宮殿群做準備。
馮勇前去考察廬山,也為後期建設做準備。
高順撒出大批的錢糧,五郡大興土木建設,帶動了當地的發展。
接下來的一年時間內,高順準備與李強忙於安慶城的建設。
安慶城建造的非常龐大,邊長為十里,每側設三門,地上高度為七丈,地基下挖三丈,護城河寬二十丈,深兩丈。
高順宮殿的位置在城內正中偏北,大門外便是東西主大道,通東西兩城門;宮殿的邊長為兩里。
正中的東西大道北側,高順宮殿的東西兩側,各建設三座住宅;正南大道東西兩側各建三座住宅;共十二座住宅;邊長皆為半里多;準備分給李強、馬貴等人居住。
西北地勢較高之處為糧倉和軍營,東部角為郡縣衙門和官員住宅;東南、西南皆為民宅和商業街等,並駐有守城兵馬。
城南和城西設有為碼頭服務的倉庫、居住區等,令設有大量的居民點從事耕種和養殖,為安慶城就近提供青菜、肉、蛋等。
城南與城西的中門皆有寬闊的石板大道直通碼頭區域,便於物資運輸。
除在城北建設大龍關外,在城西的狹窄之處另設一座小城,為山南城,作為安慶城的西部門戶;城南大湖命名為南湖,建設安慶碼頭,挖通至長江的運河,保證安慶城被圍困之時,仍然可以通過水路聯通外部,保證物資和援軍的進入;並派人整修、擴建樅陽縣城和碼頭,作為安慶城的東部門戶。
在山南城之西南引皖河之水,注入新挖的西湖(七里湖),並與長江聯通;在城東挖東湖,引入長江之水,並匯集陸上多條河流入湖;兩湖做為安慶城的東西屏障。
城牆和河堤皆選用的巨石為建築材料,非常堅固,高順相信他們屹立千年也不會被摧毀,除非出現
第650章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