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光帶着希望,或者說是渴望走了。初中也開學了。
85年8月28號,張興明背着只裝着筆和本子的書包,和江澤喜大昌劉顯成朱夢才李樹才李寶軍他們一起,走進六中的校門。大東小明他們和上一世一樣去了七中,他們是機修廠子弟。
校門口順着大門兩邊的牆跟蹲着十幾個人,有在校的高年級學生,有不上學的混子,穿着背心褲衩布鞋,煙歪着叼在嘴裏,蹲在地上還要把臉仰着看向這些新入學的他們眼裏的小屁孩,從下往上看竟然能感覺出俯視的效果來。
所有的被注視的新學生們都不敢看他們,低着頭加快腳步走進學校大門,好像那裏能給他們一些安全感,事實上社會上的混子也確實不敢到學校裏面搞什麼事情,不過,這些小混子裏大部分是在校生。
不知道其他地方的初中是什麼樣子的,在南墳這裏,六中七中兩所中學,每個年級都有一個特別班,把這個年級不學習亂混的全集中在一起。
這個班級的學生全是各年級或學校的「名人」,打架,搞對像,整天和社會上的人混在一起,偷東西跳舞欺負同學搶錢,畢業了就全成了社會混子。
現在學校是不是還是這樣就不知道了。
從郭堡上來,走的是學校的後門,進了校門是學校的後院,水房和廁所。要從教學樓里穿過去或是從樓頭繞過去才是學校正面操場,操場地勢比後邊高,地面和學校的一樓一樣高。初三年級的教室就在一樓,半地下。
操場不是很大,有個七八畝地,周圍種着高大的白楊樹,操場正對過再上去一階,是原來學校的老樓,很小,只有兩層,現在是老師的宿舍。
新生都集中在操場上,等了一會,大喇叭響起來:「集合啦集合啦,按原來班級排好隊,快點。」新生們就在操場周邊老生的目光中亂鬨鬨的按小學班級排好隊。
郭家小學的人比較少,只有兩個班,趙堡這邊學生就多些,有五個班,還有哪個農村小學的有一個班,在操場上排成八個隊列。
排好隊,走過來七個老師,站到八個隊列的前面,面對着學生隊列的空檔,然後大喇叭開始喊:「初一一班,念到名單的同學到某某老師前面排隊。」站在第一個的老師舉起手臂,大喇叭開始點名,有學生不斷的從原隊列里走出來,站到舉着手的老師面前重新排隊。
一班完了二班,三班四班五班,很快就分完了七個班,各個班主任領着新同學進樓,這屆初一的教室在三樓。
學生都有點新奇又緊張的跟在老師後面走進教室,按照排隊的順序在老師指揮下坐到位置上。
和小學兩個人一張課桌不同,這裏是單人的小課桌,不過還是一男一女兩個學生坐一起,除了不用再劃三八線,和小學一樣。
課桌的差異很大,有的明顯很新,有的是舊的,上面刻滿了字或線條,坑坑窪窪的,分到舊桌子的學生就不太開心,但是又不敢說,委屈的坐在那,有兩個女生還低着頭在默默的流眼淚。
張興明被分到第三排,同桌是劉淑蘭,原來一直有點耽心會不會有變化,沒有,和上一世一模一樣。他坐在那裏左右前後的看,尋找記憶里的那份熟悉,結果發現沒什麼心底的觸動,只是不像其他同學那樣緊張而已。
班主任還是王曉麗老師,這時候她還很年輕,二十六七歲,她女兒這會兒剛出生不久。
點名,老師挨個認識了一下學生們,然後是選班幹部,這時候的老師選班幹部一水的按學習成績來,張興明上一世就是班上分班考試的第一名,弄了個學習委員,這輩子果然還是,學委。
班長還是董玉剛,副班長那洪飛,生活委員鄒林風,體育委員王世韋,文藝委員高力君。
然後發書,班幹部們一起去辦公室把新書抬到班級里來,幫着老師給每個同學發下去。
「從今天起,你們就是一名初中學生了,不再是小孩子了,希望同學們能努力學習,努力勞動,做好五講四美三熱愛,將來為祖國實現四個現代化貢獻力量。
下面分組,每一排為一組,記住自己組的人,每天輪流值日,從明天起,值日的學生要早點到校,把教室衛生收拾好,把地拖乾淨,每天晚上放學值日生要擺好桌椅清掃地面關窗關門,鎖好教室門才能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