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取在三個路面標中拿下其中一個。」
聽到李華勇說出這話,老陸稍微沉吟一會,然後他抬頭對李華勇笑道:
「小李,你這個提議雖然很誘人,不過你有沒有想過,就先不說咱們有沒有把握中標吧,光是去投這個標,那我們就要做很多準備......」
「還需要追加很多投入是吧?」沒等老陸說完,李華勇就在後面跟了一句,老陸愣了一下,然後兩人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因為這個問題兩人之前就探討過。路面標路面標,當然就是施工高速公路的路面,而想施工高速公路的路面,那麼一整套路面施工設備就必不可少,從攤鋪機到瀝拌樓,這些東西不可或缺。
而在這年代想拿下一整套路面施工設備,保守估計也是大幾千萬,這就是李華勇說的需要追加很多投入。
不僅如此,想要勝任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光有設備還不行,培養起一支專業路面施工隊伍是必須的。路面施工可不像是在工地上搬磚,從各種築路機械設備的操作,乃至在作業時各工種的配合,比普通土建施工要求相對要嚴一些,想干好這樣的活,那非要有一支相對專業的施工隊伍不可。
如果說施工隊伍還可以培養,那麼在如今這個年代想要修高速公路還有一個困難,那就是咱們國家在這方面的技術積累不行,尤其體現在瀝青混凝土技術方面----相信只要不是「90後」,大多數人可能都有過這樣的體會:烈日高溫下走在一條「柏油馬路」上,會發現馬路上還流油,流出來的油還沾你的鞋。
為什麼會這樣呢?說一千道一萬,就是這年代的瀝青混凝土技術還不過關,攪拌出來的瀝青混凝土產生了離析現象。
這樣的技術問題很難解決嗎?當然也不算太難,事實上到了後世以後,咱們國家修了那麼多高速公路,基本就看不到這種現象了,極度高溫下路面可能會軟化,但離析已經基本不會,如果產生離析那就是非常嚴重的質量問題。
然而這樣的問題,是李華勇這個穿越者能解決的嗎?別看李華勇上輩子修了那麼多路,他從國內修到國外,還是什麼教授級專家,然而實話實說,他個人當然無法解決類似問題。
想解決類似的問題那只有一種方法,那就是在正式施工之前,根據材料情況以及設備情況做實驗,大量的實驗,反覆的實驗。從而在實驗中找到瀝青混凝土的最佳配合比,在實驗中找到瀝青混凝土的最佳攪拌溫度以及最佳攤鋪溫度。
以上這些,這就是老陸說的「需要做很多準備」。這種準備,不僅僅只是需要準備多少多少錢,也不僅僅是需要準備去走哪些關係,打通哪些關節?而是在你一旦中標之後,必須完成相應的技術準備,或者說準備好相應的施工能力。
當然嘍,儘管這種準備工作其實很麻煩,也可能在這個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困難,但李華勇和老陸都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糾纏多久,兩人甚至沒有說其他多餘的話,就很有默契般達成共識:這個路面標必須去投,並且必須盡最大努力中標。
因為這是一個絕佳的機會,無論從賺錢的角度,還是從各種事業發展的角度,這都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兩個人都不想錯過。
先從賺錢的角度來說,雖然想中這個標,前期的投入不菲,一旦中標更是至少要投入3000萬以上。然而這又怎麼樣呢?要知道這條羊鵬高速總共是120多公里,路面標分三個標段,那麼平均每段應該都有40多公里的路面工程。
也不用計算得太過複雜,有這麼大的工程量在手,不說最後能落袋多少錢吧,最最保守估計,你前期投入多少,最後翻倍賺回來肯定是沒問題。
也就說你前期投一筆錢賣一套完整的路面設備,等這條路施工完後,除了前期投入的本錢連本帶利回收回來之外,到時最差最差手上還能落下一套完整設備。
說實話這樣的利潤當然不算太高,然而真正讓老陸和李華勇看重的,其實就是最後落在手中的那套設備,以及通過這套設備鍛煉出來的那支已經具備路面施工經驗的施工隊伍。
李華勇自不必說,作為一名穿越人士,他當然知道未來幾十年中,國內的高速公路市場有多廣闊。即便老陸這個非穿越人士,他在大陸待上這些年,只要不是瞎子當
第三五四章 你去好好會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