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第十九章民族政策
上次說到,高定招降了朱褒,而探子卻回報孟獲和他的蠻軍已經散佈於山林中,無跡可尋。劉厚對此大感頭痛。
正在這時,親兵回報,皇上派遣官員過來,幫忙管理各郡。原來,這次劉厚帶來的官員實在太少,所以佔領的地盤都沒人管理,只留下一些吏員讓他們暫時維持着地方的秩序。
劉備有見於此,就派了馬忠、李恢、馬岱、張裔等幾位文武官員過來,幫忙管理各郡。其中張裔原本被雍闓綁了送給吳國,不過不知何故,卻被他趁守衛疏忽時找到機會逃了出來,輾轉回到成都見劉備。南中正是用人之際,於是劉備又將他派遣了過來。
劉厚接見了他們,並招來了永昌的守將呂凱,和麾下其他將領、文臣一起召開會議。
會議的主題是商量以後怎麼管理南中地區的問題。李恢帶來了丞相諸葛亮的意見:諸葛亮認為南中地區太大了,只設四個郡,管理起來難度大了一點,不如將它拆分成6個郡。
只是他也沒有來過南中,不了解這裏的具體情況,所以讓親自帶兵在這裏征戰的太子最後決定是否拆分。
劉厚也感覺南中地區這4個郡實在是太大了一點,橫跨了幾個省,稱為一個州也差不多夠了,於是打算仿照諸葛亮歷史上的做法將南中四郡:益州、永昌、牂柯、越巂拆分為六郡益州、永昌、牂柯、越巂、雲南、興古。
於是,劉厚提議任命李恢為建寧太守、呂凱為雲南太守、馬忠為牂柯太守、張裔為永昌太守,至於益州太守和興古太守他提議讓身在荊州的糜芳和傅士仁來做。
原因無他,因為他知道這兩個傢伙在原歷史上荊州被東吳佔領後,他們投降了東吳,間接導致關公被殺。所以如果還將他們擺在荊州那樣的四戰之地,無疑就是一個隱患。
現在事情沒有按原來的歷史走向,他們兩個也沒有投降的舉動,更沒有證據,所以劉厚也不能輕易動他們,更何況,糜芳還是劉厚的小舅子,動他就更不行了。所以,劉厚想把他們弄到南中這個大後方,讓他們在這裏安度晚年算了。
一系列任命安排作出後,還不能立即生效,要報給劉備批准才行,畢竟劉備才是皇上,劉禪不過一太子,他只能作出提議而已,不是最終決策者。
換了其他朝代,太子連這種提議也是不能做的,6個郡的郡守,這麼重大的人事任命安排,如果那個太子敢置喙,不是腦子秀逗了就是準備造反的前兆了。不過在蜀漢這個特殊的情況下,劉厚卻敢提出這種建議。
一來,劉厚繼承人的身份是板上釘釘的;二來,南中是自己一手打下來的;三來,這些官員除了糜芳和傅士仁外其他都是劉備派下來的,他們不是劉厚的嫡系,反而全是劉備的人,所以他也不怕引起什麼閒言閒語。
就算是糜芳和傅士仁也是劉備的舊臣,特別是糜芳,劉備是他的姐夫,他和劉備親密程度比和劉厚親多了。只是,他不一定肯過來益州上任,劉備也不一定肯讓他來就是了。
不過劉厚也有辦法,他打算會後私下寫一封信給自己的母親甘皇后,讓甘皇后負責勸說劉備讓糜芳調到益州上任。
就跟她說荊州四戰之地,兵凶戰危,在那裏隨時有生命危險。糜夫人已經不在了,但是我們有義務照顧好她的弟弟,所以不能讓他再待在那麼危險的地方了。所以他想將這個小舅調到益州郡來,這裏安全得多了,只有幾個蠻人作亂而已,很好對付。自己也是為了照顧小舅才做出這個安排的。
這樣去說的話,劉厚有八成的把握劉備會同意這個提議。
分割南中和任命官員的問題整整討論了兩天最終才定下來。
接下來會議討論民族政策的問題。這個問題比較難辦。歷史上很多名人想了很多辦法也沒能解決好這個問題。這次,自己這班人能不能提出什麼好的方法呢?
首先由張裔提出第一個建議:
「太子殿下,裔以為,南中地區,山高路遠,部隊行軍艱難,糧食運輸不便。我們可以啟用當地有名望的土人為官,讓他們負責管理這些夷人,這些當地土人是望族,在當地很有名望,那些夷人一定會信服他們。這樣我們就不用費一兵一卒,也不用浪費一粒糧食就能使得南中地區太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