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並不是冒險!」
蒙哥馬利的話,立即就引起了將軍們的反感。
一位情急的將領,當即就站出來反駁道:「得到增援的不只是敵人。我們前不久也拿到了大批的武器彈藥增援,軍事實力至少比以前翻了一倍!」
這位將領口中的大量增援,是丘吉爾在德軍發動登陸作戰之前,就下令補充給北非英軍的物資裝備。
那時候德軍針對本土的登陸作戰還沒有正式開始。尚有餘力的丘吉爾,仗着英吉利海峽為屏障,不顧本土裝備的稀缺與不足的事實,斷然決定加強北非英軍。
與萊因哈特把非洲戰場當做次要戰場定位的不同,丘吉爾幾乎把「北非翼側陣地」看得幾乎與大英帝國本土一樣重要!
就在萊因哈特氣勢洶洶盯着英國本土的時候,丘吉爾竟然還想着守在遙遠的非洲殖民地。
丘吉爾為此從本土稀缺的庫存中,抽調了大量武器裝備彈藥,甚至包括夠裝備一個裝甲團數量的iv型的十字軍式巡邏坦克。
為了避開那時已經掌控地中海的意大利海軍,這支英國運輸艦隊還不得不繞道南非的好望角,由紅海和蘇伊士運河駛抵埃及。這才導致他們直到不久之前,剛剛送達至韋維爾手裏。
有了這批物資補充,實力大增的韋維爾已經在埃及邊境上集結起了集結了第7裝甲師、第7裝甲旅、第4裝甲旅、第4印度師和第22近衛旅,3個澳大利亞獨立步兵營,加上托布魯克的5萬守軍,一併用來來剿滅隆美爾的一個德國裝甲師一個德國步兵師和三個沒什麼作用的意大利師。
對於韋維爾來說,布魯托克的5萬守軍其實並不能調集移動。
一方面,托布魯克已經成為隆美爾擺明要進攻的目標,勢必需要防禦。
另一方面,托布魯克的守軍中,有超過2萬名都是英軍徵募的非洲土著軍隊。
雖然韋維爾給這些土著軍隊換裝了前段時間繳獲的意大利武器裝備,但他其實並不指望有了意大利武器的土著軍就能表現的多好。
在韋維爾的計劃中,他只需要利用好托布魯克要塞的守軍,利用防禦攻勢拖住同盟國的大量圍攻部隊。
那樣的話,他就能調集其他的英聯邦主力部隊,集中對付隆美爾的德意非洲集團軍。
打掉了非洲集團軍,剩下的法軍和意大利軍,就不足以對韋維爾的軍隊構成威脅。
如此一來,非洲的局勢就將極速向英聯邦軍隊這邊傾斜。同盟國要麼大規模增兵非洲,要麼就只能眼看着韋維爾成為「非洲征服者」,丟掉整個非洲的控住權。
而對於正把主要精力放在兩線作戰的同盟國,尤其是德國來講。顯然不大可能給非洲戰場提供太多支援。
韋維爾的野心其實也不小,他同樣希望在北非取得一場「決定全局」的大規模勝利。
如果不是韋維爾也這麼想,他手下那些將軍也不會如此狂熱的叫囂擊潰兵力佔優勢的非洲同盟國三國聯軍。
蒙哥馬利雖然是新被調來非洲的將領,但是曾經也被韋維爾大力賞識,印象深刻。
所以,韋維爾這個時候也出面與蒙哥馬利這位印象中還不錯的新來將領好好講道:「我們擁有托布魯克要塞作為依託,足夠牽制住同盟國的大量軍隊。」
「這是我們作為防守反擊方才有的優勢。」韋維爾笑着走過來,拍了拍蒙哥馬利的肩膀:「要是隆美爾龜縮在防線後面,我們再想要擊敗他的軍隊,可就沒現在這麼容易了。」
看蒙哥馬利沒有說話,韋維爾便繼續說道:「非洲這些同盟國軍隊的關係,實際上並不牢固。歸附於隆美爾的意法軍隊,要麼是由於局勢所迫,要麼就是與德國有某種利益分配協議。而實際上,意大利和法國在非洲的將領,有着高度地軍事自主權利。」
「而這次隆美爾表面上是拉攏上起三國盟軍對我們的托布魯克要塞發動進攻,但他真正使用的主力部隊,還是他完全控制下的德意非洲集團軍。」
韋維爾鷹視周環,乾脆順便就把戰前動員在這裏做了:「這同樣是我們殲滅其集團主力的最好機會!只要能迅速完成對隆美爾前線主力部隊地殲滅,然後向包圍托布魯克發起的敵軍重兵突破,他們不但不會在這場攻勢中得到任何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