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神女》和《狗官》解禁後,周赫煊終於啟程前往南京,沒有繼續和陳德征瞎扯淡。這事兒根本說不清楚,包括上海市長、上海黨部主任在內的所有人,都站在陳德征那邊。
就算周赫煊跟常凱申認識又如何?
人家上海市長張群,還是常凱申的同學呢,還是常凱申手下「行政學系」的首腦。
他們本質上就是在幫常凱申做事,封書也是為了國黨利益,鬧到常凱申那裏,周赫煊也討不到一點好處。
胡適還跟常凱申夫婦私交甚密呢,明年照樣被陳德征懟得躲到國外。
能把自己的解禁,已經非常難得了。
七月底,周赫煊抵達南京,也即是此時中國的首都。
大學院(教育部)早在兩個月前,就召開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那是北伐軍還沒收服北平和天津。在那次會議上,通過了中國教育史上的許多重大舉措。
比如規定小學為六年,中學分為高中和初中各三年,規定學校分為中學、師範和職業三種體系,這些內容或多或少都沿用到後世,史稱「戊辰學制」。
既然兩個月前已經開過全國教育大會,現在為什麼還要開會呢?
周赫煊來到南京才發現,這次開會是專門討論北方教育問題的,北大教授李書華等人也應邀前來參加。
至於北大如今的代理校長鍾觀光,反而直接被無視了。
這等於放出個信號會無好會。
鴻門宴啊!
周赫煊到南京後,沒有立即去開會,而是先拜訪了胡適。
胡適再過一個月就要回上海,接任中國公學校長,此時還停留在南京。
「明誠兄,你不該來南京的。」胡適一見面就苦笑。
周赫煊詫異地問:「這次大學院開會有什麼問題嗎?」
胡適感慨道:「問題大了。北伐勝利前還好,北伐勝利後,爭權奪利馬上就開始。我已經從教育部(大學院)辭職了,也勸你別去蹚渾水,還是老老實實寫文章好。」
周赫煊也不是神仙,他對民國教育部的內幕還真沒研究,問道:「究竟是什麼情況?」
「教育部……哦,不對,是大學院現在分為兩派,」胡適解釋說,「一派以蔡元培先生為首,是為英美派;一派以李石曾為首,是為留法派。如今兩派就快打起來了,我在上個月幫蔡元培先生說話,結果被吳稚暉他們污為『蜀洛黨爭』,你說這叫什麼話?氣得我一開完會,馬上就辭職了!」
蜀洛黨爭,說的是北宋年間的事。
蜀黨領袖是蘇軾,洛黨領袖是程頤。兩黨因反對王安石變法走到一起,結果把王安石擠出朝堂後,蜀洛兩黨自己就鬧起來。
如果比喻為現在的教育部,就是蔡元培和李石曾因為反對北洋軍閥走到一起,北洋軍閥一倒,二人馬上開始爭鬥。
周赫煊還是沒聽明白,他說:「適之兄,你講的詳細一點。」
胡適沒有細說,反而笑道:「明誠,你知道嗎?兩個月前,李石曾那幫人,就已經把北大更名為中華大學了,而且大學院內部任命李石曾為校長。所以說,北大已經不存在,你這個北大校長也是非法的。」
「啊?」周赫煊瞬間懵逼,隨即心中生起一陣惱怒。
周赫煊確實不想當校長,麻煩事太多。但不想當是一回事,被人莫名其妙取消校長職務又是一回事。
胡適這才從頭開始講起:「好好的教育部,為什麼要改名為大學院?因為蔡元培和李石曾兩位先生,都想讓教育獨立於政府之外,從辛亥革命成功後,他們就一直在努力。大學院實行大學區制,每個學區的所有教育事務,都由大學院負責,跟政府無關。軍閥林立的時候,這個制度是非常有效的。國民政府為了加強自身在教育領域的威望和影響力,也對大學區制表示支持,所以才有教育部改為大學院。」
周赫煊聽明白了些,笑道:「所以說,北伐一勝利,政府就準備拿大學區制開刀了?」
「那是肯定的,」胡適說着感嘆道,「我本來以為,大學區制可以辦下去,沒想到那幫政客翻臉無情。北邊才剛剛佔領平津,南邊就開始反對大學區制了。
240【教育部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