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老人家也是不見外,還很不客氣,直接就讓我們三個陌生人幫忙做事情了。
但看地下室這情況,匯鄉這邊的檔案館也實在是沒有人手,我們這三個送上來的壯丁當然是逃不過了。
有兩個老人家在,我們也不好直接拒絕。
撩起褲管,走到那些檔案櫃旁邊,我們三個忙活起來。
地下室里收藏着的都是舊檔案,照理來說,現在應該都是信息化管理,這些檔案應該也有掃描錄入到數據庫中。不過一些紙質文件還是留存下來,相當於一份備份。再者,幾十年後,如果有可能拍個紀錄片、做個新聞專訪,那肯定是拿出紙質檔案來拍攝一下,比調出數據庫裏面的錄入信息,更有味道。
我之前就和民慶的檔案局打過交道。要找葉青他們的時候,瘦子和胖子跑了好幾趟檔案局,還求着人家幫忙,翻過最老的紙質檔案。
民慶市比匯鄉繁華很多,行政級別也高,檔案局的條件自然也好很多,至少不可能將檔案放在地下室,常年不見天日,還有水淹的風險。瘦子說,有些檔案櫃還是密封的,弄得和銀行保險庫也差不多。當然,有關葉青和工農六村的檔案可沒資格放到那樣的專門檔案櫃中。
我將檔案櫃下層的那些文件拿出來,都是濕噠噠的,往下面滴着水。打開那些文件袋,裏頭發黃的紙張本來就字跡模糊,被水一泡,更是毀了大半。甚至於一些檔案袋本身就已經因為時間太久遠,發脆、變軟了,現在的情況就更加糟糕。
我有些無奈,只能粗略看看這些檔案袋上記錄的名字、分類,先幹活,再看看有沒有關於匯鄉歷史的文件。
「咳咳……」
房間另一邊,那個老人咳嗽兩聲。大爺推他去休息,他拒絕了。兩個老人的聲音輕了下去,但時斷時續,似乎在聊些家常。
呂巧嵐叫了我一聲。
我走過去一看,她手中攤着一本檔案夾,裏面都是塑料薄膜的袋子,沒封口,但仍然起了防水的效果。
呂巧嵐把我叫去,當然不是因為單純驚喜於檔案館裏頭有這樣的檔案夾,而是那份檔案的內容。
膠袋裏面裝着的都是破碎的紙張,看紙張的模樣,年代更為久遠,上面的字也是古文。
我看着有些吃力。
呂巧嵐指了完整的一句話,對我道:「這是匯鄉以前的地方志了,這裏寫到賑災放糧,然後是因災導致的死亡人數。」
我有些詫異,沒想到呂巧嵐懂這些。
呂巧嵐沒注意到我的表情,指了旁邊一頁殘缺的紙張,「這裏提到了一個當時的大富商經過匯鄉,捐了一些錢。」
她又翻了一頁。
「有沒有最早的記錄?」我急忙問道。
「這本好像不是最早的。不過,我看到了那個草頭路的事情。」呂巧嵐往前翻頁,指給我看,「沒有上次聽到的那個故事那麼誇張。就是有人得罪了當地的地痞流氓,被埋在了地裏面,等有人發現,已經死了。這邊記錄不完整,就只有這些內容。」
我看了兩眼,只覺得頭昏腦漲。古文這東西,高中畢業我就還給語文老師了,現在時隔多年,看真正的古文,不說其中文字的繁簡變化,光是這標點都沒有,就更加難以閱讀了。
呂巧嵐將這本檔案放在一邊,又換了一本來看。
這些檔案中裝着的都是殘頁,幾乎所有紙張都有破損,也不知道當年是經歷了什麼事情,這些東西又是在哪兒找到的。
我幫着呂巧嵐在這邊查找,硬着頭皮看了一些內容。
莊懷也過來幫忙。他和我一樣,對古文一竅不通,只能撿最容易認出來的字、詞看看,連蒙帶猜,判斷一下年份。
我們三個正投入,那兩個老人走了過來。
大爺不滿地說道:「讓你們幫忙,你們就在這兒偷懶!」
「哎,人家本來就不是咱們檔案館的人。」老人勸道。
我直接開口詢問這些檔案最早的內容是哪一本。僅僅從檔案櫃中的排列順序來看,似乎不是按照年份來排列的。
老人搖頭,「這些東西送來的時候就是散的。」
大爺補充道
第744章 引路人(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