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晃統領的軍隊作戰士卒四千多人,駐紮在城西,古代的後勤體制比較落後,所以雖然士卒四千人,圍繞他們而構建的訓練、作戰、後勤等單位,加起來有上千人之多,徐晃都以軍法管理,井井有條。
因為曹操贊徐晃有周亞夫之風,故時人也稱他治下軍隊為「細柳軍」。
而此時,細柳營的校場之上,諸多將士正聚集在一起,等候着這位新任曲長的到來。
「果然是貴人之後,人家一來就擔任曲長之職,位高權重啊!」一個高大的漢子說道。
「胡說,世家公子若是真要從軍,至少也要從一個別部司馬起,一個曲長,那是委屈人家曹三公子了。」說話的是一個身材偏瘦,但是確有一股子剽悍氣息。
「那是,你升任副將了,自然這麼高風亮節,不過說的也是,曹三公子這麼高貴的身份,怎麼到我們軍中當一個小小的曲長呢?」
「這還用說,曹三公子武功有成,主公便安排他入軍參加接下來的北伐之戰啊!」
「可我聽說三公子今年不過十三歲啊,怕是把長戟立起來,連月牙都夠不着吧?」說話的是一個消息靈通人士,他家就在許昌。
「什麼,剛剛十三歲?」
這消息大家第一次聽說,不過大家仔細一想,也就明白了,他們的主公曹操出生於後漢永壽元年,到現在也不過四十六歲,大公子曹昂四年前戰死在宛城,按時侯也不過二十二歲,所以如今曹三公子彰只有十三歲,是完全可信的。
那個高大的漢子說道:「雖說世家子弟要早點從軍歷練,二公子丕、三公子彰都常隨主公征戰,但畢竟住在主公附近,不和我們普通軍士在一起,我聽說大公子昂參與沙場的時候,都二十歲了,可如今三公子不過十三歲,是不是太着急了?」
曹操帶領大家四處征討,平定中原,治軍又寬嚴得當,只要是立過軍功的,都有大筆的賞賜,所以大家對主公曹操十分的欽佩,因此對於曹三公子這次十三歲就入伍,十分不解。
「是啊,十三歲的娃娃,要武功沒武功,要智謀也沒智謀,難不成曹三公子是來鍍金的?」
「主公既然這麼安排,我等服從命令便是!」
站在最前首的一個男子沉聲道。
他大刀金馬的站在那裏,手裏握着一把五十斤的大斧,穩穩的立在那裏,紋絲未動。
「是,將軍!」
眾人聞言,都是一陣肅然,拱手施禮。
此人正是徐晃,四千人中唯一真正的將軍。
曹操手下良將之一。
自追隨曹操始,便數立功勳,官渡之戰時擊敗袁紹重兵,燒其糧草,功勞極大,被拜為都亭候。
眾人在他的帶領下,經歷征戰,立下功勳,得到賞賜的,因此,徐晃在軍中擁有崇高的地位。
「三公子彰要是來鍍金的,我看在這裏待不了兩個月。」先前的漢子說道。
「兩個月?你可真能看重他,我們馬上就要渡河與袁紹決戰了,依我看,我們過河之時,便是三公子離開之日。」
「有道理!」
「這麼說,三公子不過是走個形式?」
「你以為呢?」
「說不定三公子彰有什麼天賦勇力呢,所以十三歲就從軍征戰沙場?」
「既然如此,那我們是不是請他露一手?」
「露什麼?露箭術?露騎術?露戟法?還是露一下力氣?」
「什麼都可以啊,要是沒能耐,那曲長繼續讓他當,只不過別亂插手我們的訓練,我們也供着他,到時候自己走人就行。」
「人家是主公嫡子,我們這樣會惹怒他吧?」
「我們供着他,哄着他,只要他不給我們添亂就行,這沒問題啊!」
……
一群驕兵悍將,當着徐晃的面議論曹家三公子,徐晃卻絲毫不動氣。
因為他們效忠的是曹操,而曹操春秋鼎盛,雖說幾個兒子都十幾歲了,可目前看來還不具備出世的資格。
因此他們並不在乎這個三公子。
葉柯一行人很快就到了徐晃的軍營。
進了轅門,見很多人正在校場,一個高大英武的身影正在前面筆直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