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纓長公主府的事兒也就熱鬧了一陣,人總歸是死了,說來說去,也是李韶自己不規矩想着跑回京城,才會倒這個霉,倒是怨不得誰。
街頭巷尾的傳了一陣,先還是指指點點說個不住,等到長纓長公主府改換門庭,連牌匾和門口的石獅子都盡數換過了,門庭冷落了下來,便沒什麼好再說的了。
何況熱鬧這點子事,在京城從來就都不缺。
很快眾人的目光就都被另一件大事吸引了過去。
緊跟着小皇子降生的喜事過去之後,就要迎來另一件大喜事了。
隆慶帝下了旨意,正式給藩王世子們選妃,還恩准藩王們留京等待世子們舉行完大婚典禮才讓他們回封地去。
說的好聽點這是恩准,說的不好聽點,這就是在尋着由頭繼續扣人。
總歸還是想盡了辦法扣着他們不讓他們回封地去。
幾個藩王們也就只有鄭王還仍舊能氣定神閒,總歸他是光杆司令一個,又沒兒子,根本不必擔心選兒媳婦的事。
可是餘下的卻沒那麼坐得住了。
端王妃面上仍舊五旬去請一次安,有說有笑的絲毫不擔心的模樣,可家裏頭的蒲團卻快給跪爛了一層。
端王府出事了。
才安生了一陣,推出一個御史試試水,端王就知道了上頭的意思,再不敢胡鬧,連那個御史,也被推了一把,想讓那御史攀咬出臨江王來,好推脫責任。
好容易這事兒也給壓了下來。
可是才不過過得二三個月,將近年關,就鬧出了一件大事。
說是臘月初四鬧起來的,其實這事兒十月里就事發了------新任兩淮鹽政上了摺子,稱讚上一任鹽政黃冰清在任期間發放鹽引數額巨大,為兩淮六省繳納國庫稅銀肝腦塗地奉獻甚多,還統計出了數目,說譬如上一年,黃冰清便在每張鹽引三兩公使銀和三兩稅銀之外,額外徵收三兩,充入鹽政衙門庫房,以備公用。
其中除黃冰清借用其中十四萬兩採買玉器古玩,生子娶媳等慶典之外,還剩三十一萬兩,如今請交由戶部徵收。
不過一年,預先發放出去的鹽引額外收的三兩銀子加起來就有四十二萬兩!
隆慶帝讓戶部一對,才發現歷任鹽政都不曾報備過有這項收入,讓戶部再調檔案,也沒有這項進項的公文和賬冊,心裏已經知道不對。
密令江蘇巡撫鄭哲會同新任兩淮鹽政曾耀一同詳細清查。
二月後,臘月初四,鄭哲上了奏摺,說歷任鹽政均有徇私舞弊,欺上瞞下,私自勒索鹽商,收受好處之舉。
歷年預先發放鹽引額外徵收的鹽引利息,總共有一千四百萬兩有餘,上任鹽政黃冰清光是任期內以採買飯菜等名頭,就從鹽商手裏每戶每月勒索五百兩整。
粗粗一算,他任期不過三年,各項名頭算下來,總共貪污竟有一百多萬兩。
隆慶帝大怒,當朝大罵黃冰清,一天之內連下了三道旨意申飭,又讓禮部尚書章和當主審。
問罪的旨意發了下去,刑部尚書章和卻病了。
隆慶帝冷笑一聲,當即又點了新官上任,屁股都還沒坐穩位置的刑部侍郎孫志遠主審。
旨意一道道的發下去,舉朝皆驚。
都知道鹽政是個肥差,可具體怎麼肥,卻實在是不知道的。
直到聽見說三年鹽政,光是明面上能查出來的貪污數目竟就有一百多萬兩,才一個個的咋舌。
又好奇這事兒怎麼都捂了這麼多年了,竟會在這個時候鬧出來。
這當然是有緣故在的。
曾耀也不是個傻子,他能得到這個肥差,說起來還是託了方家的福,他的兒子聘了方皇后的侄女,這個肥差才會落到他手裏。
可是沒料到,多方打點,花費了那麼許多銀子,好不容易趁了熱灶,以為能大撈一筆了,那些個鹽商卻一個個的不把他當回事。
只當他是好欺負的,連慣例的接風宴都沒一個給擺。
這也就算了,他的第七個姨娘生了個兒子,他擺宴席,這幫子人竟也沒有一個給孝敬的。
他這才惱羞成怒,心一狠,把這個膿包給捅開了。
這個膿包一捅,他索性也就當真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