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家霖已經得知了沱河閘站報廢了的消息,不過他臉上並未露出驚慌失措的表情,而是鎮定的用高音喇叭勸慰市民:「部隊官兵都是我們的親人,他們已經在趕來的路上了。同志們,市民朋友們,請相信政府的能力,一定能帶領大家戰勝災難,重建家園。」
朱家營也想表示表示,可是現場只找到一個喇叭,他空有一腔熱情,卻沒有地方去講。
以桃花仙山為軸心,周邊的縣域也普遍遭受雪災和水災。不過相比較而言,程度比黎城要輕得多。內行人都知道,黎城災情嚴重,是因為挖煤太多導致地下水位上涌,很多質量上佳的耕地都變成了水田,失去了吸水存水的功能。可是沒有這些煤礦,黎城的經濟也不會超出周邊城市一大截,所以是非功過還真是難以定論。
一直到了當天下午兩點多鐘,部隊官兵才紛紛趕到。顧不上跟黎城本地官員寒暄,軍官們立即指揮士兵們投入到救災搶險的工作中去。杜德仲鬆了口氣,軍隊來了,百姓們就有救了,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不變的傳統和信念。
可是,鄉村的情況怎麼樣,為什麼一直沒有人匯報上來呢?杜德仲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因為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沱河下游有兩個鄉鎮,澮河中心地帶有一個鄉鎮,王引河兩岸是居民聚居區,當此大難,肯定會造成嚴重的損害。
部隊官兵出動了大型機械,在滾滾水流中努力清理河道。直升飛機也飛來助陣,這回不是為了融雪,而是噴灑助凝劑,讓山上的積雪緩速融化,藉以控制上游的水勢。居民們紛紛走出家門,將水流中夾帶的樹木等雜物抬出來,堆放在地勢略高的位置。有人累了,很快便有新的人補上去。譚家霖凝望着這一切,情不自禁擦了擦眼鏡上的淚水。
「咔」,電視台的記者適逢其會拍下了這張照片。
譚家霖擺了擺手,道:「不要拍我,拍戰士們,拍我們的市民們。他們才是最值得敬重的人。」
記者們將鏡頭對向了正在水流中奮戰的人群,一幅幅照片,一段段文字,像星光一樣嵌入了網絡世界,感動着眾多在網上灌水罵街的網民。
兩日之後,水勢終於被控制住了。隨之而來的是新一輪的降溫,到處都結了厚厚的冰。道路上的交通事故屢屢發生,縱然是部隊官兵協助維持秩序也難以避免。
國家向黎城緊急撥了五千萬的抗災資金,蘇徐市也撥來了三千萬。黎城政府擠出來一千萬,再加上民間自動捐款的數額,勉強湊了一個億,用以災後的重建和維持受災居民的日常生活。
城區的損失情況很快救提交了上來,從雪災到洪災,共造成一百多人死亡,上千人受傷。其中因公殉職公職人員三十六人,警員十一人,救災的官兵犧牲一人。民房坍塌六百多間,毀壞良田和山地共計一千六百多畝,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過了十個億。而農村地區的情況更為嚴重,直到現在,也沒有人給出一個詳細的報表。
市委會議室內,譚家霖臉色鐵青。鋼廠的負責人坐在他的正對面,臉上帶着恩賜般的微笑。桌上放着一張支票,上面寫着五百萬元,是鋼廠總部大發善心捐贈給黎城市民的善款。
朱家營和杜德仲等一眾官員的臉色都不好看,但誰也沒有說話。過了兩分鐘,譚家霖道:「林總,貴廠是省屬企業,我們無權干涉你們的生產經營計劃。但貴廠在這場天災當中的表現,實在讓我們一百五十萬黎城市民痛心疾首。在明確的事故斷定表出來之前,這個捐款,還是請您帶回去吧,我代表黎城市民,向都予鋼廠表示衷心的感謝。」
鋼廠負責人打了個哈哈,道:「譚書記,您太客氣了。都予鋼廠植根黎城二十年,早已經成為了黎城的一份子。從鋼廠領導到普通職工,我們都把自己當成黎城人。這只是我們的一片心意,還是請譚書記體恤一下我們的關愛之心。」
朱家營試圖打圓場,道:「林總,鋼廠全體職工的好意,市政府心領了。這個錢嘛,建議您還是直接捐到民政部門為好,畢竟是企業捐款,沒有監督可是不行的。」
林總點點頭,笑道:「朱市長教育的很對,您看看,我差點兒就犯了政治錯誤。」
譚家霖還想開口拒絕,卻突然又想到了什麼,便自顧自的低頭喝茶,一句話也沒有再說。又座談了半個小時,林總先行告辭。譚家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