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曉歌反問張晨:「你加入idg也已經兩三個月了,你發現idg和其他風投公司,比如紅杉,他們之間的差別沒有?」
張晨還真沒總結和考慮過這方面,前世也只是聽說過幾個大佬名字而已,只知道這些都是搞風投的,idg還有情報販子的業務,這些風投之間的具體差異,還真沒研究過。
熊曉歌耐心解釋道:「任何一家公司,都有自己的風格,而公司的風格和領導人的性格是一脈相承的。idg很少做中長線,一般來說,投資的項目,一到三年,必定斬獲退出,不會戀戰,這和麥戈文的性格非常像。」
說到這裏,張晨突然想起來,idg曾經是第一個投資藤迅的風投公司,99年就給藤迅投了110萬美元,佔了藤迅20%的股份,但沒多久,當藤迅獲得軟銀注資估值達到6000萬美元的時候,idg就選擇了退出獲利。
此後,這個案例被投資界反覆拿出來嘲笑和總結,這次獲利頗豐的投資行為,卻被外界看成idg最失敗的一次投資選擇。
熊曉歌繼續道:「麥戈文是搞媒體出版和諮詢服務的,因此對風險的控制,遠比其他風投公司要謹慎的多。再加上風投只是idg資本項下很不起眼的一塊業務。」
「idg最大的優勢是什麼?是資金嗎?不是。而是他的信息優勢。idg在數據分析和信息整理業務上的優勢,能帶給idg風投業務巨大的先發優勢,讓idg比其他風投公司更能從數據上直觀的判斷出哪個行業、哪家公司更值得投資,這是其他vc所不具備的。從這一點上說,idgvc實際上只是idg數據和信息業務的副產品,為了不浪費自己的信息優勢而創建的。」
「所以,idg通常來說,只做種子輪和a輪的投資業務,很少碰b輪及b輪以後的投資項目,除非在a輪,這個項目已經證明了自己有非凡的潛力和盈利能力。」
「同時,idg也很少會做出超大額的投資行為,更多的都是幾十萬美金甚至幾萬美金的小規模投資,超過百萬的,idg都會慎之又慎。」
「之前你對思達康2300萬美金的投資,如果不是用icq的股權做出擔保,只是說讓idg去投,麥戈文肯定不會同意。所以到最後,你這個項目是以idg給火種源融資對賭的方式進行的。現在你想拉上麥戈文一起,向思達康至少投一億美金,這種業務,十有八九老麥不會同意。」
熊曉歌並非危言聳聽,以麥戈文的性格來說,寧可少賺,也不能大賠。這也是為什麼idg落戶國內接近五年,卻仍舊顆粒無收的一個原因。
很多項目,在看到收益之前,idg就選擇退出了呀。
在歷史上,idg也是在98年前後調整了投資策略,2000年才實現了的盈利。而後來的互聯網泡沫,讓idg有了抄底的機會,這才在國內真正落地生根。
但張晨並不這麼看,上面這些都是熊曉歌自己對麥戈文的分析。
熊曉歌的確對麥戈文非常了解,但也正是因為這份了解,讓熊曉歌在很多項目的投資上束手束腳。
麥戈文可以說是熊曉歌的恩師,和熊曉歌的私人關係非常好。但如果他對熊曉歌在華夏的表現滿意,也不會另外又找來張晨做idg華夏的合伙人了。
麥戈文也曾經想要投資icq,只不過被紅杉捷足先登了而已。如果麥戈文真的像熊曉歌說的這樣,他又怎麼會對icq兩千萬的融資感興趣?
說白了,還是熊曉歌自己的心魔作祟。他自認為對麥戈文太了解、太想獲得麥戈文的認可。於是他用麥戈文在美投資的部分邏輯在國內投資,不賠才怪。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在所有人都看好藤迅的時候,熊曉歌卻選擇了獲利推出,分兩次以6000萬美金的價格,將持有的20%藤迅股權都賣給了mih。
這可不是麥戈文做的決定,尤其在第二次賣出藤迅7.2%的股權的時候,熊曉歌已經獲得了idg華夏全部的控制權,這次賣出決定完全是熊曉歌自己做的決定。
也就是說,熊曉歌給自己的投資邏輯設定了一個框框,又把這個框框套在了自己的頭上,並且解釋為是麥戈文套在他頭上的。
自我
第202章 合作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