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曹操辭別,兩人相約日後再見。但是武昊知道,日後能不能見還看緣分,他自己這個時空可待不了多少時間。
曹操的友人袁紹,面對大漢即將生的變革,可沒有這樣的淡然,不久前,就離開了洛陽,返回了族地,也就是他們一族的大本營。
或許,袁氏族人還以為他們可以有一番作為、掙扎一下,不過,註定他們反抗之後只能是一個杯具。
很多士族都是如此的選擇,妄圖反抗一下,自認為少了他們地球就不轉了,可惜,一切不以他們的意志為轉移。
像曹操這樣明白事理的、不以自己私利為第一目標的人,實是太少了。。。
武昊派出子體掌控朝廷的同時,對於這個時空的字資料也開始了收集整理工作。
這個時期字記錄的載體還是以竹簡為主,每一套竹簡都是價值不菲,平常姓家可用不起,能夠有着竹簡書籍的,只能是那些士族和富裕人家。由此,也造成了竹簡的稀少和珍貴。很可能損失一套,就徹底失去了其上記載的信息。
皇宮裏的竹簡是多的,自然也成為了子體第一個目標,第一時間內,就完成了信息的掃描和記錄。同時,對於洛陽城內,以及大漢之內所有的竹簡進行收集工作。
當然,為了好的讓那些擁有竹簡的人配合,朝廷了命令,表示需要進行字信息的備份工作,同時,主動配合的給予獎勵云云。而拿出來的獎勵,也不是什麼金銀,而是雪白的白紙,相信這對於多數人來說吸引力足夠大了。
不過,主動的人畢竟不多,所以,有時候就需要親自上門了。比如那些藏書多的士族,比如那些藏書的家。
蔡邕就是洛陽城內個人藏書的大一人,家藏書四千卷,恐怕與皇宮內的藏書都有着一比了。
武昊那個時空,他的這些藏書幾經戰亂,已全部遺失時。幸好他女兒蔡琰還能無遺誤的背出四篇,才得以流傳下來。
所以,蔡邕他們家第一個被專門負責收集竹簡上信息的子體找上門,表示要按照朝廷的命令記錄蔡邕藏書上的字。自然,也會給蔡邕好處,一斤竹簡給多少張白紙,藏書越多,好處越多。當然,對方還可以提些要求,一定範圍內即可。
蔡邕自然答應下來,開始他以為這個過程會麻煩的很,可是當子體只是翻了一下他的藏書就完事了,還是讓蔡邕大吃一驚。
後想到近仙城降臨、仙人現世的神跡,這位過來的官員,莫不是一位仙人。也只有仙人,才能有這個手段。
再看看一邊堆着的大堆白紙、一些筆墨,蔡邕是點頭,單說這白紙,恐怕也只能是仙人才能創造出來的。
而這一過程,有一個小女孩也邊上看着這一切。她就是蔡邕的女兒,日後大名鼎鼎的蔡琰。
沒錯,這就是三國絕對不可少的蔡氏父女,無論是正史、野史還是武昊那個時空的網絡穿越,都會提到他們。大有為人不知蔡氏父女,便稱歷史書蟲也枉然的架勢!
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人也。東漢學家、書法家。他博學多才,通曉經史、天、音律,擅長辭賦。靈帝時召拜郎,校書於東觀,遷議郎。曾因彈劾宦官流放朔方。獻帝時董卓強迫他出仕為侍御史,官左郎將。董卓被誅後,為王允所捕,死於獄。蔡邕著詩、賦、碑、誄、銘等共104篇。他的辭賦以《述行賦》知名。
此時,蔡邕還沒有升官,因為董卓先倒掉了。不過,他也沒了日後被殺的命運,他一家人的命運也改變了。
蔡邕愛好音樂,他本人也通曉音律,精通古典,彈奏如有一點小小的差錯,也逃不過他的耳朵。蔡邕尤擅彈琴,對琴很有研究,關於琴的選材、製作、調音,他都有一套精闢獨到的見解。身邊有兩寶,一是焦尾琴,一是柯亭笛,就是這樣得來的。
隱居江南吳地溧陽的那些日子裏,蔡邕常常撫琴,借用琴聲來抒自己壯志難酬反遭迫害的悲憤和感嘆前途渺茫的悵惘。有一天,蔡邕坐房裏撫琴長嘆,女房東隔壁的灶間燒火做飯,她將木柴塞進灶膛里,火星亂蹦,木柴被燒得「噼里啪啦」地響。忽然,蔡邕聽到隔壁傳來一陣清脆的爆裂聲,不由得心一驚,抬頭豎起耳朵細細聽了幾秒鐘,大叫一聲「不好」,跳起來就往灶間跑。來到爐火邊,蔡邕也顧不得火勢,伸手就將那塊剛塞進灶
第160章 三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