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羨之、傅亮、謝晦、王弘、檀道濟、蔡廊、鄭鮮之等人,都是劉裕集團的核心成員,也都身居高位,掌管劉宋王朝的權力中樞。
劉道憐作為劉裕同父異母的弟弟,出任丞相,掌管朝政大權,對於劉裕來說,本該是最好的結果,可惜他爛泥扶不上牆,除了胡吃海塞就是貪污腐敗,根本沒有半點才華。
太后蕭文壽還心存不甘,對劉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希望能讓劉道憐出任關鍵職務。
蕭文壽是劉裕的後媽,是劉道憐的親媽,但因為劉裕的親媽死得早,所以和後媽的感情一直不錯,和劉道憐,以及已逝的劉道規,是穿一條褲子長大的,一起經歷了人生前幾十年的患難生活。有這層牽絆,劉裕也不好對劉道憐太苛刻,但考慮到國家的前程,終於不能對他委以重任。
也幸虧劉裕足夠理智,若是真讓劉道憐主政,劉宋的危機只怕更嚴重數倍。
422年3月,劉裕病情加重,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長沙王劉道憐,最高監察長徐羨之,政府副行政長官傅亮,領軍將軍謝晦,護軍將軍檀道濟,四人同時進宮照顧醫藥。
文武官員請求向神靈祈禱,劉裕一向不信神怪,果斷拒絕,只派高級諮詢官謝方明,到祭廟把病情告知祖先。
此時幾位大臣都知道劉裕命不久矣,繼承人的問題顯得成為迫切。
皇太子劉義符經常和一些奸佞小人廝混,謝晦悄悄告訴劉裕說:「陛下年事已高,當然想到把大業保存萬世,神聖的皇帝寶座至關重要,絕不可交給沒有才能的人。」
劉裕雖在病中,卻也知謝晦的言外之意,而且對劉義符的作為早有耳聞,便問道:「廬陵王怎麼樣?」
謝晦說:「容我前去觀察。」出宮後直接拜訪劉義真,得到了盛情款待,但謝晦支吾其辭,不太高興作答,很快就折回宮中,報告劉裕說:「品德低於才能,不是理想的人主。」
劉義真是劉裕最疼愛的兒子,聽到謝晦這麼說,劉裕不太高興,但自己時日不多,恐怕已經不起更換儲君這種大事的折騰,所以只好順其自然,為了制衡劉義符,以防備其胡作非為,特別讓劉義真出任南豫豫雍司秦並六州軍區司令長官、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兼南豫州督導官。
又拖了兩個月,劉裕已到了彌留之際,讓人把劉義符叫到跟前,告誡他說:「檀道濟雖有才幹謀略,但並沒有野心,不像他哥哥檀韶那麼難以駕馭,你應該對他委以重任,徐羨之和傅亮,應該也沒什麼問題,謝晦多次隨我出征作戰,頗具隨機應變的本事,如果將來有問題,也一定是他!」
劉義符哪裏懂這些,只知道一味點頭稱是,劉裕接着口述讓太監寫下遺詔:「後世如果君王年幼,朝廷大事一律委託給宰相,後宮母后一律不得干政。」
這一條單獨成文,可見劉裕對外戚的忌憚,考慮到東晉就毀在外戚之手,劉裕也確實有充分的理由加以限制。
徐羨之、傅亮、謝晦、檀道濟,一同接受遺詔,輔佐新君。
5月21日,劉裕略有不甘地閉上兩眼,享年60歲。
17歲的太子劉義符當天便繼位,大赦天下,尊皇太后蕭文壽為太皇太后,封太子妃司馬茂英為皇后。司馬茂英是司馬德文的女兒海鹽公主。
北魏太子也是十幾歲的年紀,但兩人的命運卻大不相同,拓跋燾左右都名臣猛將,自幼也得到父親的悉心教導,文武兼備,而劉義符年紀輕輕,便掌握重權,且沒有節制,缺乏良臣的輔佐和引導,更和一幫溜須拍馬的小人廝混在一起,才識和道德水準都與拓跋燾有不小的差距。
這樣一位人物登上皇位,對於劉宋來說,當真是一大噩耗。
但當拓跋嗣聽說了南方的變化,頓時喜出望外,等候多年的時刻終於到了。
下一章:第一次正式的南北大戰爆發,南北朝的格局漸漸展開。
(本章完)
第332章 劉裕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