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當初漢趙政權的劉淵宣稱自己是漢帝的後裔,拓跋珪為了彰顯自己出身的正統性,採納了崔宏的建議,聲稱拓跋家族的祖先是黃帝姬軒轅,受到大地之神的保護。
這種說法在最開始當然只是個笑話,但時間一長,也就在民間傳揚開了,幾代人之後,大家也許就真的慢慢接受了。
實際上哪個民族當權並不重要,只要能使國民安居樂業,法律足以保障人身安全,思想不受極端禁錮,何必刻意區分什麼漢人胡人。
拓跋珪此次入關,是奔着統一中原而來的,各方面的工作都盡力做到了極致,因為自己民族的文化落後,起用大批有才學的漢人,下定決心把北魏經營成一個比前秦還要偉大的帝國。
此時的北魏共佔據六州的土地,分成了22個郡,拓跋珪把這些郡長縣長以及名門望族的家屬二千多戶,強行遷到首都平城,強化國都的中樞作用,然後把代郡以西、善無以東、陰館以北、參合以南的區域,劃為北魏的京畿,在京畿地區以外的四方(東西南北)和四面(東北、東南、西北、西南),則設立八部總監,分別管轄。
一個強盛帝國的雛形漸漸露出了眉目。
當然想要國富民強,傲視群雄,單純這些是遠遠不夠的,這只是起碼的骨架,缺乏血肉的填充,註定不能活蹦亂跳,拓跋珪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此期間,北魏仍未放棄從高車部落中獲取豐厚的補給,不得不說塞外遊牧民族的存在,為拓跋珪的霸王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
每次塞外遠征回來,拓跋珪必定要舉行盛大的狩獵活動,以慶祝取得的成績,這時候往往讓俘虜的高車人,用身體圍成圓周七百多里的人牆,然後把野獸驅逐到中間,再由國內的勇士們進行狩獵比賽,拓跋珪有時興起,也親自參與,更多的時候則在群妃和智囊團的簇擁下一同觀賞這一盛大的景象。
399年3月8日,拓跋珪再度遠征歸來,返回首都平城後,對於治理國家也有了新的靈感,把政府36部與其他一級部會,擴張成360部,讓各個部落總監分別主持擴張後的各部,原來的36部則由崔宏全力主持,職位相當於東晉的中央政府最高行政長官,崔宏也成了這一時期的北魏最有權勢的漢人。
除此之後,拓跋珪還設立儒家學派的五經教授,增加國立大學的學生名額,全國共有三千人,作為一個鮮卑人的政權,儒學生的人數達到這種規模,已算得上了不起了,東晉是名符其實的漢人政權,但曾一度取消了儒家學校,雙方對待學問的態度對比明顯。
儒家學說不能算是完美,但其中許多思想都對國家穩定和改善民生,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尤其在亂世中,遠比其他任何學說都更能有威力。
拓跋珪曾專誠問國立大學教授、儒學大師李先請教:「這天底下什麼東西是最好的,就是那種可以很好增加人智慧的?」
李先不假思索地回復道:「書。」
拓跋珪略感興奮,追問道:「那天下共有多少書?怎麼樣才可以搜集到一起?」
李先回說:「自從有文字以來,書的數量每年都有增加,直到今天,數量早已多到無法計算,如果陛下喜歡,搜集起來並不困難。」
拓跋珪大喜過望,於是下詔讓國內各郡縣的官員廣搜書籍,然後全都送到平城。
李先不經意的一句話,讓無數經典書籍在戰火紛飛的年代裏得以保全,為中華文化的傳承做出了卓越貢獻,若非拓跋珪的命令,國內必將有無數書籍毀於接二連三的戰爭之中。
拓跋珪為了心中的理想,可謂殆精竭慮,有時倒像是一個初入職場的小員工,時時處處都謹慎小心,唯恐哪裏做得不好做得不對,不幸拖了單位的後腿,又時時處處充滿了好奇,每天都有新發現,每天都有新驚喜。
拓跋鮮卑自西晉以來,先後出現的三個首領,在部落的崛起中,起到了至為關鍵的作用。
拓跋鬱律第一次帶領部落完成了雄居塞外的壯舉,若非被奸人所害,還是很有可能與當時的後趙一決雌雄的。
拓跋什翼犍自幼受到中原文化的薰陶,第一次把漢人的那一套規章制度應用在部落里,並催生出燦爛的火花,開闊了族人的視野,提高了部落的文明程度,可惜遇到了強硬的對手苻堅,不然也
第257章 北魏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