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成帝危機

    石虎死裏逃生,把滿腔的怒火全都發泄在劉岳身上,攻陷石樑之後,對劉岳展開瘋狂地虐待,但因為石勒事先有令要活捉此人,不然非把劉岳大卸八塊不可。

    當然城池到手之後,屠城仍是石虎的標配,除了劉岳和參謀八十人、以及三千氐人羌人被送往襄國,其餘近一萬士卒全部遭到坑殺。

    可能這一番殺戮還不盡興,石虎又繞道攻擊并州的王騰,幾個回合下來便將其斬首,剩餘的七千殘軍也都一律坑殺。

    這樣一來,石虎終於志得意滿地返回京城面聖去了。

    而晉王朝的李矩和郭默在戰敗之後倉皇南下,兩人的部眾則就地歸降後趙,李矩在逃跑途中不幸墜馬身亡。

    從此司、豫、徐、兗四州全都劃入後趙版圖。

    晉王朝接連丟掉領土,經此一戰,徹底和黃河流域告別了,隔着淮河與敵人對峙,如果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的話,不出十年就將有滅頂之災。

    前線的各種敗訊不住地打擊着司馬紹,加上他本就病得厲害,終於沒能挺過來。在他死前,他的小舅子虞胤和堂祖父司馬宗一直進宮照料,因此得以掌握權柄,甚至連宮門的鑰匙都拿到手了。

    庾亮和王導對此深感憂慮,唯恐被玩弄於鼓掌之間,於是決心先下手為強,清除這兩個障礙。但其實他們多慮了,司馬紹並非有意栽培那兩個人,而完全只是死前表現出來的對親人的依戀而已,根本無關大局。

    從司馬紹的遺詔便可看出其中的端倪,奉命輔佐新皇帝的人有司馬宗的哥哥司馬羕、王導、卞壼、郗鑒、庾亮、陸曄、溫嶠。王爺一方只是陪襯,真正受到重用的仍是此前平定王敦之亂的親信大臣們。陸曄出身江南望族吳郡陸氏,在司馬睿立國之初做出了不少貢獻,本年已年過古稀。


    325年閏8月26日,皇太子司馬衍即位稱帝,文武官員一同呈上皇帝的印信。

    這個皇帝也是極具代表性的,本年只有5歲,尚不通人事,卻成了一國之君。當然他是不能裁決國家大事了,這項重擔落在了皇太后庾文君的身上。

    在文武官員的攛掇下,庾文君於9月11日正式懷抱着司馬衍、隔着珠簾臨朝行使皇帝職權,並讓王導主管朝廷機要,與庾亮和卞壼共同輔政。因為庾亮是皇太后的哥哥,所以許多重大的事項多數都是由他先行決斷,哪天心情好了才跟其他人共享。

    另外郗鑒獲封車騎大將軍,陸曄升任左高級國務官,全都獲宰相級待遇,南頓王司馬宗升為驃騎將軍,虞胤升為皇族事務部長。

    新朝廷就這么正式上路了,陶侃因為遠在荊州,並沒有得到半點封賞。司馬紹也許是忽略了這個重臣的作用,但陶侃倒沒有因此撂挑子鬧情緒,反而更加盡心盡力地工作,就在這年還慧眼識出管理人才尹奉,上書推薦他出任寧州督導官,於是混亂的寧州竟由此真的歸於寧靜。

    相比之下,反倒是人才濟濟的建康的政局更顯凌亂得多。

    隨着庾文君的上位,庾亮也順理成章地力壓王導,成了朝廷的老大。他與王導有很大的不同,性格能力都存在很大差異,雖然執政經驗欠缺,但勝在年輕,幹勁十足,恨不能把國家所有事全都自己一人處理好才罷休。

    這就與王導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王導向來都是清談為上,安逸為先,遇事能躲就躲能避就避,既不得罪人也不做事,完全就是落到鬧市的道士一般。可他又不是真的清心寡欲,骨子裏仍舊渴望權力財富,於是許多類似暗箱操作權錢交易的事情,往往在他眼皮底下運行地有條不紊的,深受同僚們的喜愛。

    等到了庾亮,他過於耿直,不知道建康的文武官員真正需要什麼,懷着報國的熱切心情準備大幹一場,結果發現時時處處受到阻撓,與各方官員的矛盾與日俱增。

    因為性格不合,王導與庾亮並不親近,二人很少來往。為了達到制衡外戚的目的,王導開始找上了其他人以結聯盟。而縱觀滿朝文武,尤其在幾個顧命大臣裏面,卞壼和溫嶠都是實幹家,與庾亮本質上沒什麼太大區別,卞壼甚至還經常彈劾王導不務正業,所以他們肯定也擦不出火花來。

    司馬羕與琅邪王氏之間矛盾不斷,至於陸曄又太老了,因此只剩下郗鑒這一個選擇。

    郗鑒倒也算不上是崇尚清談,但相比



第91章 成帝危機  
伍辛老祖推薦:  奪命局  
隨機推薦:  重啟全盛時代  末日崛起  踏星  長生天闕  布萊肯林場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憤怒的兩晉南北朝"
360搜"憤怒的兩晉南北朝"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