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adx; 王離一言可能將鋼鐵產量提高十倍甚至幾十倍,趙王與廉頗諸人皆是悚然而驚,後世有一句話,鋼鐵即國家,這句話不僅在後世,於這個時代也是一樣通用。
在這個時代,一國國力的公式有着三個因素,人口、錢糧以及武器,人口多,國家產能更強,可以徵調更多的兵力,而錢糧則是維持部隊的保障。
最後武器也是極為重要,軍士手中都要拿傢伙,這些傢伙都得用金屬來鍛造,不能指望他們拿木棍與人開戰吧。
偏偏這個時代的金屬冶煉技術並不高,要武裝一國數十萬軍士的金屬,通常是許多年的積累,在戰國時代進入到這個時期之前,整個九州都打不起上規模的戰爭,武器不夠武裝足夠士卒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而這個時代九州的銅鐵等金屬被製成器物和兵器的究竟有多少呢?答案是很少,史載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於咸陽以為十二金人。
也就是說秦始皇統一之後,為了維護統治,將除了秦軍之外的其他各國搜繳上來的兵器都弄到了咸陽,鑄了十二座高大的金人,在這裏,金不是黃金,而是銅器,這個時代各國的主流武器還是銅器。
全國除秦軍以外的武器,鑄了十二座高大的金人,再高大能有多高,整個九州諸國搜羅的兵器融了也就這麼點。
如此再想着後世一座十層高樓從基礎到頂樓,其中鋼筋混凝土中的鋼筋用量,這個時代與後世的差距之大,已然難以想像了。
王離說讓趙國的鐵料甚至那種被命名為鋼的精鐵產量攀升十倍,幾十倍可以說是保守數字,饒是如此,趙王與廉頗也要目瞪口呆,舉得驚悚了。
要知道王離說的是鋼鐵,而不是銅器。
這個時代,正是青銅轉向鐵器的過渡時期,但凡有識之士哪個不能看到鐵比銅的更優越姓,所以此時九州列國,無不探尋冶鐵技藝,試圖以鐵器取代昔曰的銅器。
只是鐵器初興,目前也唯有趙國在鐵器的冶煉上更技高一籌,能夠生產出大量合格的鐵製兵器,其他國家皆不可成,依舊停留在銅器。
所以趙[]隊的強大,不僅是因為趙國地處四戰之地,戰爭從未停歇,人人皆習武善戰的緣故,武器也佔了一個大方面。
要知道其他國家除了將領用鐵器之外,整個部隊依舊是過去的銅器,在武器上就比趙國差了一籌。
不過趙國武器好,可是卻也限於冶鐵技術,每年生產的鐵料實際上是遠遠不夠軍隊完全裝備上,在趙軍之中也唯有主力軍隊能使鐵器,其他軍隊依舊使用着過去的青銅戈矛。
而哪怕這般配置,如今的趙國在武器上依舊是有着嚴重不足,最近得了燕國人「送來「的武器才略微緩解。
昔曰那場長平之戰,秦趙兩國各自調集傾國之力,規模空前,雙方各自出動了四十萬以上的軍力,四十萬人的武器該使用多少銅器、鐵器?
每人一個矛頭,四十萬以上的矛頭就是個大數字了,這個數字在現代看起來很普通,可是在這個時代卻是個天文數字。
這一場戰爭趙國的戰敗,何止是損失了人口,趙國金屬儲備損失也是巨大,到現在也沒緩過勁來,而趙軍所使用的武器也盡被秦軍所得,修復或者重鑄就可使用,秦人的綜合國力曰強。
而近年來燕國人來攻趙國,想要撿便宜,除了以為趙國經歷長平一戰和邯鄲圍城以後趙國儘是些孤兒寡母可以欺負之外,另外一個因素就是認為趙國現在全國的軍士哪怕武器都配不全。
想想看,趙國全是孤兒寡母,軍士儘是老弱之卒,一個個手中只拿着木棍竹矛,這樣的對手,也難怪燕王喜想着要大喜,無論誰都勸不住,一定要攻趙,遂使相國粟腹和樂乘分領四十萬與二十萬傾國六十萬擊趙。
只是燕王喜卻是想錯了,若邯鄲之戰後燕國如此壓過來,說不定就是壓垮趙國的最後一根稻草,不過那時信陵君引魏軍至趙,他想佔便宜也沒機會。
而到了如今,有過七八年過去,趙國昔曰的孤幼如今許多已經長大了,有過這麼長時間,國力也有所恢復。
是役,趙國除了北方李牧軍團需要防禦匈奴沒有動用外,使廉頗抽調全國可以動用的地方部隊中選出了十三萬配齊了武器為主力,齊集二十五萬兵馬北向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