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銳有幾成把握?」喬公看着計劃書,聲音沒什麼變化。
「楊銳……楊教授說,七八成是有的。」胡秘書說着頓了一下,又道:「依他說,最後能不能成,主要看企業管理搞的怎麼樣,能不能真的按照計劃執行下去,所以,他認為,必須要重起爐灶,重新來過。」
喬公不置可否的問:「你覺得呢?」
胡秘書之前也是費心思量過的,此時一咬牙,道:「再好的計劃,不能執行也是白搭,我覺得楊教授的計劃可行。」
「哦。」喬公微微頷首,像是知道了,卻沒有再說話。
胡秘書也就安靜等待,往小里說,這個計劃是牽扯到了多家工廠,上萬名職工的生計的,往大里說,這是給國企改革開闢的新方向。雖然說,多個方向嘗試是必要的,但是,自上而下開闢的新方向,還是需要珍之慎之的。
「由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提供技術,再經過工廠化,投放市場,這個思路聽起來是不錯,北大方面是怎麼考慮的?」喬公點起了一根煙,吞雲吐霧起來。
這就是系統性的考慮問題了,胡秘書按捺住情緒,穩穩的道:「北大是希望在新工廠中得到一定的股份,另外,每次的技術還要估價,如果雙方同意,就投產,如果雙方不能達成一致,就再行討論。」
「這樣的話,工廠的生產延續性如何解決?」
「按楊教授的說法,第一個項目就要選的好,之後,每一個項目都要以多年計劃的方式去設計。」
「唔……難度不小。」
「是,推廣全國有困難,但是可以做為一個有力的補充。」
喬公點點頭,道:「那就試試吧。由你來執行。」
「是。」胡秘書立即振奮起來,他這麼積極,也是看中了楊銳的計劃,做秘書終究是不能做一輩子的。胡秘書小心翼翼的問:「用一個什麼名義?」
「就叫化藥振興辦公室吧,你做辦公室主任,主抓此事,楊銳做顧問。」喬公也是為胡池考慮,給他小升了半級。
胡秘書倍感驚喜,立即站起來,竟有些不知該如何組織語言,道:「我一定辦好化藥振興辦公室!」
「多與楊銳商量討論一番,這個計劃,最後還是得着落在北大和楊銳頭上。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是踐行這句話的一個好機會。」喬公一句話,就將化藥振興辦公室的格調給拔高了。
胡秘書更高興了,出去了,第一時間就奔北大而來。
這項計劃,始於對諾貝爾獎的認可,終究與楊銳脫不開關係。
所謂的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提供技術,再經過工廠化,投放市場,其實就是後世爛大街的產學研一體化,也是楊銳對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發展構想中的重要一環。
國內的科研環境和社會氛圍,決定了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不可能獲得天量的公共經費,或者大量的慈善捐助,這是現實所決定的,即使有七千萬個文人去呼籲,也是沒什麼鳥用。
對科學家來說,違背現實是最沒有意思的事,理論永遠是依附於現實的,既然不能走國外高校和研究機構的路子,楊銳就要給離子通道實驗室找一個新路子——產學研一體化就很好用了。
其實,80年代的中國,對於知識的渴望是很強的,知識的價值也是很高的,中關村最初崛起的幾家公司,包括聯想在內,說穿了,用的都是中科院的資源。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的研究員,在聯想工作,產生的價值就是聯想的市值了,換一個思路,方正就是個不錯的反例。
北大方正的結構,也是楊銳有所了解的。
不過,處於目前的環境下,楊銳反而對個人財富看的比較淡了,將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拉起來,讓它真正的成為世界級的實驗室,才是最符合楊銳意願的選擇。
而以國內的大環境來說,經商是最容易賺錢的。
這是個體戶隨便走南闖北,就能賺到百萬身價的時代,大部分人之所以沒有富起來,只是因為三個原因,第一是膽子小,第二是沒本錢,第三是運氣差。
十億人民九億倒還有一億在尋找,不是說着玩的。
北大離子通道實驗室有資本,有政策,只要膽子大一點,沒有不賺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