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宦官的引領下,張越步入玉堂的一個小偏殿裏。
「臣恭問陛下聖安!」張越提着絲綢包裹,走上前去拜道。
「朕躬安!」天子微笑着,將視線投注到張越身上,說道:「卿來的正好,執金吾剛剛向朕報告了公孫柔誣陷愛卿一案的審理結果……」
王莽聞言,微微起身向張越拱手致意,道:「此事,本官已經命執金吾有司行文轉呈侍中,不過今日侍中既在,那本官噹噹面告知……」
漢承秦制,案件審判完畢後,都會將結果一式三份原告一份、被告一份、有司自己保留一份。
若在秦代,像這樣的大案,甚至還會被廷尉公佈天下,張貼到各地的市集的旗亭下,作為普法教育,使人民知法懂法。
漢季自然不會這麼誇張。
但這將案件審理結果告知苦主,卻依然是必須程序。
作為新豐縣縣令,張越對此自然很清楚。
但聞言他卻誇張的恭身拜道:「陛下厚愛,真是令臣感激涕零……」說着他甚至動容的道:「獨粉身碎骨,方能報陛下之萬一!」
天子見了,臉上露出微笑,跟吃了蜜糖一樣舒服,道:「不冤枉一個忠臣,但也絕不放過一個佞賊!此漢家制度也!」
這句話自當日張越在永寧殿裏對公孫敬聲說過後,如今已經變成了執金吾的座右銘了。
王莽甚至命人在執金吾船獄監牢的走廊和獄房牆壁上篆刻下這一句話。
天子也是毫不客氣的拿來就用,甚至將之上升到漢家制度的高度。
很顯然,張越從後世帶過來的這一句話,哪怕是在西元前也是深得統治者之心。
張越聽着,卻莫名的有些喜感。
就聽着王莽介紹道:「好叫侍中知曉,經執金吾左丞、都船令鄧苛、王永等審理,現已徹底查明事實,判決已下:犯人公孫柔坐誣陷國家大臣為主犯,棄市!犯人黃冉,坐誣陷國家大臣,意圖謀奪他人訾產,棄市!犯人王大,坐知他人誣陷國家大臣,依然為他人張目,做偽證,完為城旦,王大家人皆連坐,處流三千里……」
王莽一口氣將判決介紹完畢,然後對張越道:「若侍中有所異議,可於三日內,行文執金吾有司,可由有司解答侍中疑問,若無異議,三日後有司將執行判決……此外相關審理經過和犯人供詞,皆備檔於執金吾互戶寺、廷尉左監官邸,侍中可直接調閱查詢……」
張越聽着,稍稍有些詫異,這樣詳細、公開、透明的程序,已經很接近後世的司法程序了。
但他知道,其實現在這個版本,還是被閹割過的。
若在漢太宗時代,哪怕是普通百姓,也可以去廷尉調閱有關自己的法律判決和相關文牘。
廷尉不會阻攔。
再早一些,在秦代的時候,司法系統更加嚴格,甚至准許百姓上訴,還有類似後世終審判決的制度。
但在如今,這些曾經科學、完善和良好的制度與程序都已經被破壞了。
劣幣驅逐良幣,在中國封建史上屢見不鮮。
這讓張越有些唏噓不已,此刻聽着王莽的話,他在心裏發誓,將來有機會的話一定要重建這些制度。
就從新豐開始。
不能再讓劣幣驅逐良幣的悲劇繼續發生了。
聽完王莽的話,張越微微恭身,拜道:「執金吾判決嚴明公正,下官無有異議!」
「只是……」張越抬頭,對王莽道:「下官想求執金吾高抬貴手,寬宥一人……」
「誰?」天子聽着立刻就好奇了起來。
自見到這個小留候開始,就只見過他睚眥必報,不留情面。
這為曾陷害和誣陷他的人求情,還是第一次看到稀奇啊!
不止天子,王莽也好奇無比。
張越卻是長身拜道:「啟奏陛下,臣欲求情者,乃長水鄉游徼馮珂……」
說起來這個馮珂完全是被aoe掃到了,屬於池魚之災。
但畢竟,他牽涉其中,更嚴重的是,張越還是在其官邸被人刺殺過。
是故,執金吾有司根本不敢寬恕他,
第三百六十八節 求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