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尚書商議,使和濟前往五校營,一方面鎮定局勢,一方面調查事情的原委。和濟百般推託不得——他入省最晚,所以排位最低,原本還有出身低微的殷嶠可以踩兩腳,可惜殷嶠卻出城去了鞏縣——只得苦着臉,先召自家及親朋門客、家奴百餘人,並尚書小吏數十人跟隨保護,一直拖延到臨近中午時分,方才戰戰兢兢地前往五校營中。
才入轅門,便聞得一股血腥氣,隨見遍地伏屍,和尚書當場一陣五內翻湧,直接扶着車軾吐了一地。就此不敢入營,只在附近覓一背風處設席坐下,遣人各處去召還逃亡的五校兵將,並且嚴加審訊,調查事件的具體經過和因由。
五校雖然奔散,好在具體名冊,在尚書省內也有備案,就此案圖索驥,陸陸續續把有家人或親眷在城內者,全都給找了回來,還要他們協助去搜拿餘眾。然而除了宿衛宮禁者尚且未散外,尚有二三千五校兵,寥寥數十名尚書令史,怎麼可能關照得過來啊?一直忙到天黑,也僅僅聚攏起來千餘人罷了。
小吏來向和尚書請示,這批人,您是不是要親自審訊哪?和濟厭煩地擺一擺手:「此等庶務,豈是我當親勞的?汝等且審,若得兇手,再縛來稟我可也。」
這小吏躬身領命,下去之後,就悄聲對同僚張奇說:「和尚書果然不肯理,止命我等訊問。」張奇點點頭,微微一笑道:「當如何問,君等心中有數了吧?」那小吏連連點頭:「我等皆必不負所望。」
天色逐漸黑了下來,從人來稟,說五校營內的屍首都已經處理好了,並且以淨水洗去血跡,也清掃了衙署,恭請尚書入駐。和濟本不願久處此間,才剛下班的點兒,他就打算吩咐幾句,便即返歸自家去休歇了。然而荀邃卻幾乎是每個時辰兩趟遣使,緊着追問他審訊的結果如何,他因此不敢遽離,只得捏着鼻子入於營中,命人從家裏取被褥和宵夜來——「本尚書坐鎮於此,汝等連夜細審此案,若無結果,本尚書絕不肯歸!」
結果訊問了一整個晚上,小吏們個個眼圈發黑,唇焦舌燥,最終卻還是一無所獲。
究竟是誰發的箭,射的裴丕呢?貌似是個隱形人,反正目前歸來的那些五校兵卒中,竟無一人知曉,而且也沒人能夠提供任何有用的線索——反正審訊的結果是如此。翌晨和濟起身後,張奇便來稟報,呈上厚厚一摞審問記錄,說:
「發箭暗害裴右衛的兇手,當是排列於五校兵軍陣後方,是以無人知其為誰。且五校奔散,尚且滯外不歸者,十之五六,兇手亦必知罪不可綰,應是逃去無蹤矣——末吏等無能,未能問出實情,懇請尚書責罰。」
和濟大怒,手拍几案,當場就把張奇給罵了個狗血淋頭,但等罵完了,他卻反倒問張奇:「然今將如何辦?如何向右衛交代啊?」
張奇提起袖子來,擦擦濺在臉上的唾沫星子,緩緩回復道:「以末吏想來,若說此事純出偶然,乃五校兵驚駭之下,誤發箭而中裴右衛,則右衛必不肯信;若說兇手逃去無蹤,右衛亦不肯善罷甘休……」
和濟說這不廢話嘛——「那又當如何做?」
張奇道:「不如推說是羯賊的奸細,先期潛入洛陽,欲圖造亂,以呼應羯兵來犯,且已為我所偵得,卻拒捕而為所殺矣——即殺二三人以塞責,或許可以矇混過關吧。」
和濟連連點頭:「此計大好——汝可下去,速斬三……四人首級來見我。」略頓一頓,卻又忙道:「也不必來見我,捏造一篇這四人的供詞,並首級一併獻往右衛軍中。此事若辦得好了,我保汝三歲之內,升任尚書郎!」
張奇領命而去,才出衙門,就不禁輕聲嘆息,自言自語地道:「這般無謀之輩,只因出身高門,竟然得任尚書,而我等卻沉淪下僚……此天不公如此!」
——————————
另一方面,祖納乘車前往宮廷,一方面要將事變的消息稟奏皇帝司馬鄴——雖然估計明達早就已經稟報過了,但自己作為尚書省的代表,是必須再走一遍程序的,順便也申明一下省內的態度——另方面搜捕肇事者明達。
然而他卻被堵在宮門前,宿衛說明通事有令,任何人都不准邁入宮中一步。祖士言當場就躥了:「一介中官,豈敢隔絕君臣?明達畏其罪,難道打算造亂不成麼?!」
第三十三章、項莊舞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