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速中文網 > 軍事小說 > 勒胡馬 > 第三十四章、具裝甲騎

第三十四章、具裝甲騎

    雷鳴般的馬蹄聲中,只見數十騎呼嘯而至。

    與這年月慣見的騎兵,尤其是杜曾曾經見到過的騎兵不同,這些徐州騎兵的裝具竟然精良、完善到令人髮指。個個身披只有軍將才可能置辦得起的鐵質鱗甲,戴着金屬兜鍪,上插白羽,護項、披膊俱全,甲裙垂至膝下,就連皮靴上都鑲嵌着鐵葉,仿佛是天神下凡一般!更可怕的是,其胯下戰馬似乎也都着甲,再飾以斑斕五彩的飾物,驟然望去,簡直不是馬,而是一頭頭傳說中才會出現的張牙舞爪,隨時都欲擇人而噬的怪獸!

    杜曾戎馬半生,就從來也沒有見過這樣裝具精良、氣勢驚人的騎兵!

    這年月騎分輕重,輕騎兵主要作巡弋、偵察之用,大多數只有背心一般的皮甲,帶弓箭、短刀,以騎射為主;重騎兵的防護相對嚴密一些,但最多不過加幾處金屬配件,上身多兩條短披膊,護住大臂而已,手持長矛,用來正面衝鋒,以蹴散或割裂敵陣。

    杜曾曾經聽說過,但並沒有實際見到過,鮮卑人,尤其是代北的拓跋部,訓練了一支天下無雙的重騎兵隊伍,騎士都是全副的皮甲,加以金屬部件點綴,裝具不弱於普通將吏,而且人執一柄重頭騎矛,稱之為「槊」——因為鮮卑語中捅刺之意,便叫做「搠」。眼前這些,難道是裴該召來了拓跋鮮卑的精銳騎兵相助嗎?可即便傳說中的鮮卑重騎,貌似也沒有這般精良的裝具啊!

    那些都是什麼馬?馬身着甲,身上的騎士還都如同鐵人一般,竟然能夠馱負着奔跑如飛,四蹄落地,有若重錘擂鼓一般!這必然是草原上的良驥啊!

    當時在軍事方面,是存在着一條完整的食物鏈的,普遍情況下,南人怕北人——東吳被瞬間掃滅的記憶,仍存留在不少人心中,並會不時泛起——盜匪怕官軍,官軍怕胡虜,而胡虜怕鮮卑……杜曾的出身不南不北,夾在中間,但麾下兵卒大多是從長江以南跟隨逃來的荊州土著,又常年為匪,多次為官軍所擊敗,如同食物鏈最底端的兔子,而今驟然得遇最頂端的猛虎,甚至是傳說中的蛟龍,又豈有不懼之理?


    那麼荊州兵徹底不敢攖敵鋒芒,見到這些重騎兵沖近便即瞬間崩潰,也便在情理之中了。

    就連杜曾本人也被敗兵裹挾着,更被部曲們簇擁着,不由自主地掉轉了馬頭,落荒而逃,不敢迎着可怕的重騎兵——即便只有數十騎——奮勇衝殺過去。他在脫離接觸前,腦海中最後的想法是:

    祖、裴一體,而祖逖又與晉陽劉琨為友,那麼通過劉琨從草原上求得數十上百的鮮卑重騎相助,也並不奇怪吧……拓跋鮮卑究竟有多少這般重騎,竟然捨得與人?!

    ——————————

    千山萬水阻隔,裴該就從來沒跟劉琨取得過聯絡,遑論通過他求取拓跋鮮卑相助了,其實這些重騎兵是他一手組建、整訓出來的,都是中原人,不雜一名外族,而且很有可能比真正的鮮卑重騎,就某種程度上而言,威力還要更強。

    這種新式騎兵與傳統的重騎不同,後世有一個專有名詞,叫做「具裝甲騎」,《宋史·儀衛志》上解釋說:「甲騎,人鎧也;具裝,馬鎧也。」最早可能是出現在公元前後的中亞帕提亞帝國(安息),而在中國,則始於南北朝時期,到隋代和初唐為其最後的輝煌——據說金朝又曾一度有所復興。

    具裝甲騎產生得很早,但真正成型,能夠在戰場上發揮強大威力,則必須具備兩個重要條件,一是好馬,二是好鐙。不但背負着騎士,還得背負人鎧和馬甲參加戰鬥,那必須是極其高俊雄偉的中亞良驥,一般戰馬即便能夠馱得動,估計也邁不開幾步便會呼哧帶喘,進而掉膘,乃至勞死了。

    中原地區的戰馬普遍缺乏這種素質,即便經過漢武帝引入大宛「天馬」,改良了馬種,恐怕千匹之中仍然難尋一匹可做具裝之用。目前也就鮮卑人因為久牧草原,尤其是拓跋鮮卑佔據代地,可以順暢地與中亞相溝通,才能得到類似良馬的資源——是否已有雜交,倒不清楚。

    二是必須得有馬鐙。無鐙時代,騎士全靠雙腿緊夾馬腹來固定自身——雖說即便有鐙後,疾馳時也必須靠夾的——而當身披數十斤乃至更重的騎甲後,體力消耗實在太大,若是無鐙輔助,估計會連抬矛的力量都欠奉了。所以具裝甲騎雖然出現得很早,但都



第三十四章、具裝甲騎  
赤軍推薦:  三國外志  漢魏文魁  龍戰野  洗烽錄  殷墟  
隨機推薦:  收集末日  都市夜戰魔法少男  超級基因獵場  扶明錄  重生之時代先鋒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

搜"勒胡馬"
360搜"勒胡馬"
語言選擇